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0.认识工具 教案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651.0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3.05千字
文档摘要

10.认识工具

【目标依据】

本课从认识、尝试、了解、分析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内容。第一个环节,组织学生认识工

具箱里的常见工具,交流对工具的作用有什么认识。第二个环节,明确任务,完成一系列使

用工具的活动:在木块上测量规定的长度并做记号;钉钉子、拔钉子;剪断铁丝、连接铁丝,

让学生学会使用三角尺(或直尺)、羊角锤、尖嘴钳。第三个环节,阅读锤子的发展史,锤子

的发展也是劳动工具的发展,认识到劳动工具是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四个环节,引导分析不同材质锤子的作用和特点。教材采用图文结合

的形式,呈现了三个使用不同锤子的场景,让学生将锤子的用途与制作锤子的材料联系起来

进行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科学态度: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

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工具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

认识工具箱里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

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工具箱。

学生材料:三角尺(或直尺)、羊角锤、尖嘴钳、小铁钉、木块、细铁丝、不同材质的锤

子、相关视频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想把这个钉子装在这个木板上,但是我现在只有钉子和木板,我应该

怎么拔钉子装上去呢?

学生活动:①学生观察材料;一块木板,一个钉子,生进行思考;③使用工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见工具。]

二、出示工具箱,初步认识工具

1.提问:刚才有的同学提到要用工具,老师这里有一个工具箱,你们认识这些工具吗?

知道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学生活动:观察工具箱,并进行讨论。

2.为每个小组出示一个工具箱。

注意事项:

●教学时使用的工具箱,不必追求与教材图片一致,只要是常见的家用工具箱即可。

3.连线

请将这些工具和它们的用途进行连线。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

学生活动:进行连线活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对工具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1.学生汇报他们认识的工具,以及介绍每种的工具的作用。教师进行补充。

(1)老虎钳:也叫钢丝钳,是一种夹持和剪切工具。钳口可用来起钉子或夹断钉子

和铁丝。

(2)扳手:因其开口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又被称为活动扳手,可用它紧固和

松卸不同规格的螺母和螺栓。

(3)钢卷尺:又叫钢盒尺,长度有3米、5米等。用它可以测量较长物体的尺寸或距

离。

(4)螺丝刀:也叫改锥、起子,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的工具,主要有一字和十字螺丝

刀两种。

(5)羊角锤:一头圆,适合敲打;另一头扁平,向上弯曲成V形开口,便于起钉、撬

物。

学生活动:上台在多媒体展示学习单并进行解释说明。简单的介绍各种工具,并能说明

它们有什么用途即可

2.提供的是家庭用的一般五金手动工具。除了介绍的五种工具外,还有美工刀、测电笔、

电工绝缘胶带等。学生还可能在生活中碰到另外一些工具,如锯子、梅花扳手、锉刀等。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认识工具的视频,了解更多的工具。

四、用合适的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

教师出示3个小任务,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

1.刚才我们都认识了许多工具,你能帮老师完成将钉子装在木板上的任务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使用哪种工具来完成对应的任务。

2.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钉子,要定在离木板边10厘米的地方钉上钉子,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利用尺子良好距离,在用羊角锤钉钉子。

3.现在老师想在这两个钉子之间连接上一条铁丝,但是这个铁丝太长了,你们有什么办

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