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识字2姓氏歌
提供者
-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的《姓氏歌》。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包括常见的单姓和复姓,如赵、钱、孙、李以及诸葛、东方等。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诵读和书写这些姓氏。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12个生字,掌握7个生字的书写技巧,了解偏旁部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通过课堂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和分享来提高识字和诵读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小学语文科目,文化自信:通过诵读《姓氏歌》和了解中国姓氏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小学语文科目,语言运用:掌握“姓、氏”等12个生字的认读和“姓、什”等7个生字的书写,认识“弓、走、钅”等偏旁,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书写规范。
(3)小学语文科目,思维能力: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和介绍姓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小学语文科目,审美创造:通过诵读和书写活动,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和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审美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姓氏歌》的规范读法,并能够背诵,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姓氏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2)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偏旁归类、部件分析等方法识记生字,并规范书写,逐步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提升汉字书写的准确性与美观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游戏活动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诵读书写法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展示《百家姓》及相关姓氏故事。
(2)生字卡片,包含“姓、氏”等12个生字及“弓、走、钅”三个偏旁。
(3)《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经典诗文选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经典诗文是这些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经典诗文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篇——《姓氏歌》。(板书:识字2姓氏歌)
二、诵读汇报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
2.请同学们说说百家姓里都有哪些姓氏。大家自由回答,尽可能多说。
(学生自由回答,列举各种姓氏。
生1:我家里人有姓张的。
生2:我的邻居姓李。
……
教师适时引导,鼓励更多的同学发言。)
三、游戏活动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边拍手边读《姓氏歌》吧!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师生一起边拍手边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或手势来配合儿歌,增加趣味性。)
四、学习偏旁,写字指导
1.认读字词
出示由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姓、什、么、双”。)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生字词,并强调每个字的正确读音。
生:姓(xìng)、什(shén)、么(me)、双(shuāng)。)
2.学习新偏旁
(1)认识弓字旁(“弓”)、走字旁(“走”)和金字旁(“钅”)。
(2)找出带有相关偏旁的字读一读,如弯、跑、铜,并理解含有“走”的字多与行走有关,含有“钅”的字多与金属有关。
(3)指导书写弓字旁(“弓”)、走字旁(“走”)和金字旁(“钅”)。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各偏旁,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书写。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弓字旁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短横,最后一笔是斜勾。)
3.写字指导
(1)记忆生字的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红书中的生字,并在习字本上临写。
(3)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集体点评和修正。
五、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准确。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生:我遇到了“什”这个字,不知道怎么读。
师:这个字读作“shén”,你可以跟着老师再读一遍。)
2.小组合作学习,看看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读准。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起读一读。
(小组内分工合作,互相帮助读准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