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考点卷(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1.9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23万字
文档摘要

初中化学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

考点1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验证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微观示意图

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点4化学方程式意义及应用

考点5计算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验证

1.(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2.(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3.(2023·福建·中考真题)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x=20.1

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乙是催化剂

4.(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A.8:11 B.2:11 C.16:11 D.16:9

5.(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中的质量/g

7

8

a

2

反应后的质量/g

b

0

22

c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1B.丁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b=3

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微观示意图

1.【2021四川甘孜州】下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是复合肥料 B.丁的化学式为H2O

C.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2022四川广安】“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O+H2OD.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3.【2023四川自贡】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重要途径。下图是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

B.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参加反应的与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OH与H2O的总质量

4.(2023·河北·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和

5.(2023·湖北潜江等·中考真题)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个数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质量之比为14:3D.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CH4,属于无机物

6.【2023四川眉山】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7.【2023四川成都】北京大学某课题团队研发了一种光催化剂,可实现过氧化氢在光照条件下的合成,微观图示如下、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

C.“”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