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清单.docx
文件大小:34.42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7.7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程标准】

1、知道秦朝统一、西汉与东汉的统治,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历史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知道这一时期医学、数学、农学、史学等成就,了解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一、秦灭六国

1、秦灭六国的背景

(1)社会背景: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影响社会稳定,民众企盼结束战乱。

(2)秦国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实力。

(3)秦王嬴政筹划: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的过程

(1)时间:自公元前230年起。

(2)战略方针: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发动猛烈军事攻势。

(3)灭国顺序: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4)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3、秦灭六国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

(2)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1)皇帝制度

①权力:总揽全国政治、军事、财政等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举例:嬴政称秦始皇。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②九卿: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官员。

(3)地方制度

①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郡县设置: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下设县。

③长官任免:郡和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

(1)当时的意义: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全国各地权力,把各项制度推向全国,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2)对后世的影响:

①郡县制普遍推行,开创了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②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影响深远。

知识点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字统一

(1)背景:七国文字书写各异,不利于国家治理。

(2)举措: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意义:政令顺利推行、便于人们沟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2、货币统一

(1)背景:战国时期货币不统一,阻碍经济发展。

(2)举措:废除六国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流通。

(3)意义:改变币制混乱状况、利于国家经济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货币形制为后世沿用。

3、度量衡统一

(1)背景:诸侯国度量衡标准不一。

(2)举措: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用器国家监制。

(3)意义:促进经济发展。

4、交通统一

(1)举措:统一车轨和道路宽度,修筑全国道路网,以咸阳为中心。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连接长江和珠江水系。

(2)意义:加强对各地控制;便于交通往来;促进水路交通发展。

5、边疆开拓与巩固

(1)南方: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桂林、南海、象等郡。

(2)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失地,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3)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统治的两面性

(1)积极方面: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社会管理,对历史发展有贡献。

(2)消极方面(暴政表现):

①经济上:征收沉重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破坏社会经济。

②法律上:法律严苛,民众易犯法,亲属邻里受牵连、刑罚残酷,有肉刑及多种死刑。

③思想上:焚书坑儒,烧毁各国史书和百家著作,坑杀儒生方士。

2、秦二世的暴政

(1)为巩固帝位,杀兄长姐妹和大臣。

(2)对民众压迫更残酷,穷奢极欲:

①继续营建庞大工程。②征调民力屯卫咸阳。③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沉重。

(3)社会状况:道路上到处是刑徒,民众无法生活。

知识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背景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事件: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走到大泽乡遇大雨误期,按律当斩。

2、起义过程

(1)起义爆发:陈胜、吴广杀死押队军官,号召众人起义,提出“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人响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队伍发展: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派人联络,各地响应,起义军壮大。

(3)进攻咸阳: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秦二世组织骊山陵刑徒反击。

(4)起义失败:起义军因未经过严格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矛盾、缺乏后援,经过两个多月战斗失败,余部坚持战斗并加入其他反秦队伍。

3、起义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

知识三、秦朝的灭亡

1、反秦浪潮持续:陈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