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点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的背景: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诸侯,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
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
2、垓下决战与战争结果:双方军队在垓下进行决战,楚军战败,楚汉战争历时四年,刘邦取
得最终胜利。
3、西汉的建立
①时间:公元前202年。
②建立者:刘邦。
③都城:长安。
④名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知识点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
(1)社会状况:秦朝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导致社会生产严重破坏。
(2)西汉建立之初,残破荒凉,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皇帝马车配不齐同色
马,将相乘牛车,民众缺衣少食。
(3)面临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2、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
(1)吸取秦朝速亡教训,主张清静无为。
(2)具体政策:
①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放因战乱、饥荒成为奴婢的人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③实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赋税(十五税一),减免徭役及兵役。
④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鉴于汉初经济凋敝)以缓和关系,营造和平环境。
3、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经过汉初统治者多年治理,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
稳定。
知识点三、“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的背景:汉高祖死后,继任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汉文帝、汉景帝的举措
(1)农业方面:
①汉文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
②汉景帝准许缺地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
进一步降低田租到三十税一,有的年份还免田租;灾荒年积极赈济灾民,开放皇家山林池泽
保障民众温饱。
治国理念: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经济发展:
①手工业: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纺织技术水平高,丝织品种类多,漆器造型美
观且常用。
②商业:一些商人靠煮盐、冶铁获利成为富商大贾。
③城市建设:长安城初具规模,布局规整,街道热闹繁华。
④民族关系: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频繁。
3、“文景之治”的成果: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文
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