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江县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_、选择题
本大题包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
意。
1.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煤的干僧煤焦油
【答案】A
【详解】A、比较黄铜与纯铜的硬度,只是相互刻划,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项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和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光合作用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石墨高温高压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煤的干僧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煤焦油、焦炉气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一篇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下列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城市道路洒水降尘,净化空气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D.大量使用化肥,增加农作物收成
【答案】D
【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既能节约化石燃料,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
利于实现该目标,不符合题意;
B、城市道路洒水降尘,净化空气,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实现该目标,不符合题意;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能够增强植物对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吸收能力,
有助于减缓空气污染,有利于实现该目标,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符合题意;
故选:Do
3.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
法正确的是
A.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B.家用消毒酒精远离火源存放
C.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答案】B
【详解】A、水会导电,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扑灭,非常危险,故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家用消毒酒精远离火源存放,故正确。
C、厨房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检查,以防产生的电火花将燃气引爆,故错误。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可以减少图书的损坏,故错误。
故选:Bo
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的产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D
【详解】A、酸雨的产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关,故A说法错误;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故B说法错误;
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故C说法错误;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D说法正确;
故选:Do
5.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
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钢轨连接处应留有空隙——温度升高,原子体积会变大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答案】B
【详解】A、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故选项解释合理;
B、钢轨是由金属构成,构成它们的微粒是原子,钢轨连接处应留有空隙,是因为温度升高,
原子间的间隔会变大,原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不合理;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
项解释合理;
D、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故选项解释合理;
故选:Bo
6.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
【详解】A、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B、取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锡子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