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开展阅读经典诗文,探寻智慧人生主题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同学们的发言稿,完
“”
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第一位同学的发言稿,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包含着丰富的人类生存智慧。这里的
.
天可以理解为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人就是指生存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的人类。
“”“”
人类把自己看作天地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受着自然的滋养,摸索着宇宙的规律,探寻着
生命的智慧。
在这种观念浸润下,文人墨客放眼青山绿水、泉石清音。他们亲近自然,在文章和
诗歌中将自然之景与精神志趣完美契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
“
月来相照”,在①的眼里翠竹萋萋、明月皎皎,他将灵魂妥帖地安放于自然,将心灵
.
升华到空明纯美的禅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归于淡
“”
泊,归于闲暇,刘禹锡借助《②》构建了一个恬静的君子居之,陋室何陋的天人
“”“
合一的精神归宿。
”
()有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画线词语的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
.精髓的髓应读为.妥帖的帖应读为
A“”“”“suǐ”B“”“”“tiè”
.颠沛流离应写为颠沛留离.闲暇的暇应写为瑕
C“”“”D“”“”“”
()在文中①、②处分别填入作家和作品名称。
2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修改。
3
2.下面是第二位同学的发言稿,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
“
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
现人生的影子。人们喜欢借助景物来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这就是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文人墨客把梅兰竹菊、花草树木视为品格的写照,把自然万物各
自的生命情态□品格意志与人的生命体验相融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
“”
花,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菊
“”“”
花,还有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在诗文中,作者将大自然中
“”“”
的一花一草都赋予了灵动、高洁的精神内涵。人们把对生命的感悟寄托在自然万物身上,
同时,这些灵动的自然生命也成为人们修养品格、参悟人生的良师益友。
试卷第1页,共8页
()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1□
.①。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