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二语文】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下(八下、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试题+答案).pdf
文件大小:1.1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99万字
文档摘要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学习演讲单元后,年级举办了和谐之美主题演讲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

1.下面是某同学为撰写演讲稿而搜集的一段资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因势利导

“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怒不可遏的岷江。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

的“天府之国”。“史上最严禁渔令”的启动,引导长江沿岸渔民顺应自然,应时而作。

几年后原本()声匿迹的鳤鱼再现洞庭湖,【乙】“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云

xiāo

南野生亚洲象北上迁徙,迁回行进约1300公里。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一路保护引导,

最终使象群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安营()寨。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zhā

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该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的汉字和意思有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

1

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遏有阻止的意思,读作。

A“”“”“è”

.徙有迁移的意思,读作。

B“”“”“xǐ”

.()声匿迹中的在此处意为消失,应写作消。

C“xiāo”“xiāo”“”“”

.安营()寨中的在此处意为驻扎,应写作扎。

D“zh┓zh┓”“”

()引号有多种用法: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特定称谓;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

2①②

的内容;标示直接引述的内容。对语段中【甲】【乙】两处引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

项是()

.【甲】【乙】.【甲】【乙】

A②③B①③

.【甲】【乙】.【甲】【乙】

C②①D①②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决定从人际交往与自我省察两方面来宣讲生活中和的可贵。

2“”“”“”

他打算在开头处讲个小故事引起听众兴趣。阅读这个小故事,完成小题。

在北宋“熙宁变法”中,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他们在政策争辩中,坚持自我,

寸步不让,但在私下交往中,却能洽守交友之义。元丰七年,两人重聚江宁,以诗相和,

相谈甚欢。二人的“君子之交”展现了“和而不同”的磊落风范。

()该同学在演讲中出示了两幅书法作品,对这两幅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1PPT

...

()

试卷第1页,共10页

A.【甲】作品用墨疏朗,是王安石现存于世的行书精品。

B.【甲】作品清劲峭拔,体现了王安石率意自如的一面。

.【乙】作品结构整齐,获赞苏楷书当以此为第一。

C“”

D.【乙】作品蚕头雁尾,显露出苏轼坦荡从容的襟怀。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