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职音乐教学的正确认知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那么无论什么事业都将一事无成”。在这里我必须借用名人名言来纠正大多数人对于中职音乐课程教学重要性的不足认知,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在长期应试教育下挤压出现的扭曲教育价值观,有突出代表性的论调就是:“音乐教育可有可无,反正不影响毕业……音乐课不就是唱几首歌么……我的孩子将来不从事音乐行业……”等等等。唯升学率论,唯分数论,使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一句流于形式的口号。很多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开设成为应付形势,没有较为专业的音乐教师,没有购置专业的音乐器材,没有半点音乐专业知识的教师兼上音乐课,抑或带领学生简单哼几首歌曲,要么纯粹让学生看书自习……这在中职学校新课程改革之前成为一种常态。
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施,对于音乐学科有效性改革是及时有效地举措,让我们这些中职阶段的音乐教师有底气附和一声:“不重视音乐教学,那是不对的……”,不能坐视音乐学科教学在整个中职阶段的教学体系中成为“打酱油的边缘学科”。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很多中职学校专业的音乐教师已经越来越多,专业的音乐器材配置已经逐步完善到位,现在需要做到的就是观念意识到位,下面我就如何搞好中职阶段音乐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搞好中职阶段音乐教学,从保障音乐课堂教学时间出发
我是中职阶段的音乐教师,每一个班级每一周的课程都不多,也就那么一、二节课,因此我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必须捍卫有限的教学时间资源。在每周一次的教职工会议上提出:“我们音乐学科教学也是重要而严肃的,希望各位其他学科同事,无论你什么学科,都不要有占用音乐学科教学时间从事其他学科教学的念头,我们音乐教师是不会同意的……”
保障有限的音乐教学课堂时间资源,是搞好中职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保证,所以我们必须意志坚定地拒绝其他学科教师占用音乐课从事与音乐教育无关的教学行为。
2.搞好中职阶段音乐教学,从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始
音乐诞生的初衷就是以愉悦人的身心为目的。那么音乐课堂教学就不应该让学生感到痛苦,我们中职音乐教学没有量化考量学生的一个死标准,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不需要通过所谓统一的升学考试,那么对于我们音乐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很好地消息,我们不需要把僵化课堂教学节奏束缚进很多音乐专业知识,要对音乐课本教材的一些内容结合中职实际教学做一些适当的筛选交融,中职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成为呆板的音乐专业知识的胡乱堆砌,让中职学生感受到茫然痛苦。我们必须营造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让中职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喜爱音乐学科。在学生表现出对于音乐学习热情的时候,适当渗透几个课堂音乐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感知快乐。
当然,愉悦的音乐教学课堂氛围营造,绝不是鸦雀无声的你听我讲,而应该是在师生有效互动中的一种知识传递,不应太过于侧重知识点的密集灌输,首先必须保证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热情,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轻松而愉快的。
3.搞好中职阶段音乐教学,多样化音乐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通用语言,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可玩性。下面我们来参考相关资料明确下音乐的类型:
音乐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类型:
1.音乐可以按类型分为:器乐和声乐
(1)器乐。器乐类型按照作品可分成独奏曲、合奏曲和重奏曲。独奏曲范围最广,各种乐器几乎都有独奏曲。比如中国的二胡、板胡、唢呐、葫芦丝、琵琶、笛、箫、木琴、扬琴、笙、古琴、筝、柳琴、等,都有不少著名的独奏曲。
(2)声乐。声乐类型又可根据其曲风和形式的差异分成歌曲、说唱RAP音乐、古典音乐、戏曲、歌剧等不同体裁。歌曲是一种小型的音乐类型体裁,包括民谣、通俗歌曲、艺术歌曲、儿童歌曲等等。
2.音乐安风格划分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1)流行音乐。流行音乐,英文名为popmusic,英语全称为popularmusic。按照汉语词语字面去理解,既然称之为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单一、内容直白、形式多样、情感强烈,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喜爱,并被广泛欣赏或传唱,一时流行的甚至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或器乐。
(2)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英文名为ClassicalMusic,“Classical”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罗马帝国上等阶层,后泛指为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恒久性价值的标志。在现在音乐学界,这种音乐类型被称为“classicalmusic”,“classical”这个词汇有“古典的、正统派的”之意,所以我们中国人将这种音乐类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西洋古典音乐”。
(3)民族音乐。泛指浪漫主义中后期兴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或是宣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