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氧化还原滴定任务三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在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加入,被测物(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逐渐改变,溶液中电对的电极电位也相应地变化。由溶液中电对的电极电位随标准溶液的滴入量而变化所作的曲线,称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借以研究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电极电位的改变情况,对正确选取氧化还原指示剂或采用仪器指示计量点具有重要作用。滴定曲线的数据可通过实验测定,也可用能斯特方程进行计算。
63%85%42%2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用0.1000mol/LCe(SO4)2标准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Fe2+溶液时,溶液的酸度保持为1mol/LH2SO4,溶液电极电位计算结果见表6-2,滴定曲线见图6-1。半反应式为: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2)滴定开始至计量点之前,溶液中有Fe3+/Fe2+和Ce4+/Ce3+两个电对,由于滴入的Ce4+几乎全部被还原成Ce3+,此阶段Ce4+浓度很小,不易求得。所以计量点前溶液的电极电位采用电对Fe3+/Fe2+计算。按滴定不同阶段,溶液的电位计算如下。(1)滴定前,即没有滴入Ce4+标准溶液,溶液中Fe2+浓度应为0.1000mol/L,即使因为空气氧化溶液中可能有少量的Fe3+存在,但是由于Fe3+浓度无法确定,所以电对Fe3+/Fe2+的电极电位无法计算。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3)计量点后,由于Ce4+标准溶液过量,溶液电极电位值可用Ce4+/Ce3+电对进行计算。由表6-2、图6-1可见,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溶液的电极电位随之增大。接近计量点时,有一个电位值的突跃。在突跃以后,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溶液的电极电位趋于常数。用Ce(SO4)2标准溶液滴定Fe2+溶液的滴定突跃为0.86~1.26V,即滴定曲线的电位突跃是0.4V,这为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可能性以及选择指示剂提供了依据。由于Ce(SO4)2标准溶液滴定Fe2+反应中,两电对电子转移数都是1,化学计量点的电位(1.06V)正好处于滴定突跃中间,整个滴定曲线基本对称。突跃的大小与氧化剂和还原剂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有关,电极电位相差大的突跃范围宽,反之则突跃范围窄。突跃范围宽,越容易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谢谢THANKYOUFOR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