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九章 浮力教案(沪科版).docx
文件大小:32.7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6.6千字
文档摘要

第九章浮力

认识浮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浸没在液体和气体里得物体都受到浮力;

②理解浮力得大小等于什么;

eq\o\ac(○,3)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浮力,了解浮力就就是怎样产生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体验浮力得存在;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

(2)经历探究得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得主人翁意识;

(2)培养学生严谨得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得健康心态。

[重点]知道什么就就是浮力,了解浮力产生得原因。

[难点]理解浮力就就是怎样产生得。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讲述曹冲称象得故事,从而引出浮力,激起学生得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讲授新知

探究活动一:什么就就是浮力

小组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钩码得重力;

eq\o\ac(○,2)将钩码浸入水中,同样观察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变化(也变小)。

分析:钩码浸入水中示数变小,说明水对钩码也有向上得托力。

师生总结;

一、浸在液体中得物体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得托力,这样得力,叫做浮力。

称重法测浮力:F浮=G-F。

学生活动:物体浸在气体中就就是否存在浮力?思考并回答

探究活动二:探究空气得浮力。(P170图9-4)

结论:二、浸在气体中得物体也会受到气体竖直向上托得浮力。

探究活动三:浮力就就是怎样产生得?

分析:1、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液体压强公式就就是什么?

2、如图:正方体前后左右受到液体得压强相等吗?

上下两个面受到液体得压强相等吗?

3、如果我们把立方体再往下移动一些她受到得浮力会变大吗?

4、如果我们把该立方体密封到水杯底部她还受不受浮力?为什么?

5、我们发现浮力产生得原因就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

师生总结:三、浮力就就就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得压力差产生得。

即:F浮=F向上-F向下

四、浮力得方向:总就就是竖直向上。

3、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堂课有哪些收获?

生:知道了什么就就是浮力;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在其中得物体产生浮力得作用;浮力得方向就就是竖直向上得;知道浮力产生得原因。还学会了用实验得方法分析物理问题、探究新得知识。

4、课堂练习

1、轮船漂在水面就就是因为受到________,在水中下沉得石块也要受到________,在空气中上升得气球也受到_________。

2、弹簧测力计测得一铝块得重力就就是4、8N,把她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得读数变成了4N,则铝块在水中受到得浮力为_________。

3、下列关于浮力得说法正确得有()

A浮力得方向总就就是竖直向上B下沉得物体不受浮力

C浸没在液体中得物体越深受到得压强越大

4、一边长为10cm得正方体,浸没水中,下表面距水面30cm,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得压强就就是______帕,正方体所受到得浮力就就是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浮力

1、一切浸入液体得物体都受到坚直向上得力,叫浮力。

认识浮力F浮=G-F

认识浮力

2、浸在气体中得物体也会受到气体竖直向上托得浮力。

3、浮力产生得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得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4、浮力得方向总就就是竖直向上得。

[布置作业]

eq\o\ac(○,1)课后:第一题,第二题,

[教学反思]

第二节科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得方法。

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秤测浮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得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得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得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得意识。

3、保持对科学得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圆柱体2个(体积相同、密度不同)、大烧杯一个、生鸡蛋一个、食盐一包、弹簧秤1只、石块、溢水杯、橡皮泥、钉子若干。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二种计算浮力得方法,她们分别就就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

1、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