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1单元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课件1)(共31张).ppt
文件大小:3.45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4.83千字
文档摘要

**路易十四以太阳神自居,装扮成阿波罗的传统模样让画家描绘也是他的众多爱好之一。图中国王四周簇拥着打扮成各种神仙的王室成员,最左边的是王后玛丽亚。他们的装扮同时也再现了路易十四时代的浮华时尚,无论男女均戴厚重的假发,涂脂抹粉,尤其在脸上要涂很重的红色胭脂。**凡尔赛宫是世界闻名的法国王宫,位于巴黎西南的凡尔赛。路易十四执政后,为了削弱各地封建主的势力,决定把各地的一些大封建主迁到巴黎附近,以便监督他们的行动。1661年,路易十四正式下令在凡尔赛修造一座空前豪华的宫殿。这座宫殿是陆续建造起来的,造一部分,用一部分。宫殿奢侈豪华。路易十四让法国各地的大贵族住在这里,陪王伴驾,整日肉山酒海,声色犬马,穷奢极侈,借以笼络其心,消磨其斗志。后来,路易十五又继续修造,直到1756年才最后完工,前后历时近一百年,花费钱财无数。凡尔赛宫以宫殿和园林建筑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从整体来看,凡尔赛宫包括宫殿和花园两部分。宫殿高度划一,一式平顶,西立面朝向花园,一条东向的中央大道直通巴黎。整体建筑以中央大道为中轴线,南北对称。著名的镜厅就位于中轴线上,它建于1687年,是宫内的主要厅堂之一。镜厅的长度有73米,高约13米,宽约10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廊。朝向花园的西墙有17个拱形巨窗,东墙上则有17个形式相同的镜窗与之对应,这些镜窗由很多巨大的镜片组成。窗间墙上的出壁柱,柱身为绿色大理石制成。檐壁上饰以盾牌等兵器图案。拱形屋顶上,分格满绘壁画。当时,宫廷的节庆、重大仪式、接见外国使节等均在镜厅举行。花园也是南北对称,这里树木葱郁,有许多精美的雕塑、水池和喷泉,显得幽深恬静。凡尔赛宫两侧的一些建筑是当年路易十四供来凡尔赛的各地封建贵族住的,后来成为达官贵人的住所,有一些是大臣的办公用房。**彼得大帝成功地用“休克疗法”将古老的俄罗斯带入了“现代化”。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中,面相暴烈的彼得一手持剑、一手拿着世界地图,显然这位君主拥有和需要的就是这两项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当彼得1703年开始修建圣彼得堡时,这里还是一片恶臭的沼泽,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森林,野狼和熊四处觅食。他征召了无数的劳工在此服役,几万人在修建中死去。在1725年,彼得死时,这里已经成为了北欧最大、最辉煌的城市。到18世纪中期,这幅画中的圣彼得堡俨然是一个游览胜地了。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

谁能想到,一国之君会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谁又会想到,几百年后,同样是一国之君,会如此独断专行,以至于狂傲地宣称“朕即国家”。欧洲的君主制经历了向专制发展的历程。君主专制制度一度带来了国家的强盛和繁荣,最后又沦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这些欧洲君主是经过怎样历程和通过哪些办法逐步加强自己的权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呢?当权力都集中到君主一人手中后,欧洲又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呢?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向同学们介绍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导入格列高利七世路易十四彼得一世伊凡四世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1、欧洲中世纪社会状况时间:5----17世纪社会性质:封建社会特点:经济、政治权力分散2、王权特征①教权制约王权;②贵族特权对王权的限制;③城市自治权对王权的削弱。教皇利奥三世为国王查理大帝加冕说明教会在欧洲中世纪始终享有特殊地位。卡诺莎事件卡诺莎事件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欧洲A.天主教会的势力受到国王限制B.国王的权力受到教皇的制约C.国王的权力受到贵族领土的制约D.自治城市的内部管理不受国王的干预中世纪国王与贵族的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土地占有:贵族从国王那里受封土地,国王有少部分土地;财政收入:贵族限制国王的征税权;军事:国王需要贵族军队的保护和协同作战。表现二、新君主国1、新君主国的出现(1)背景:(2)时间:(3)代表:(4)特点:2、新君主国形成的作用:3、评价P315世纪西班牙、英国,法国君主权力高度集中①打破割据、明确疆域②促进民族国家形成③建立起常备军积极:消极:P4后期出现了君主专制统治(1)“新君主国”形成的原因?中世纪后期,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和各地区间联系的加强,客观上要求结束封建割据,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王权的强化与集中成为大势所趋。(2)“新君主国”指哪些国家?“新”在什么地方?权力高度集中建立领土明确的近代国家建立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常备军(3)培根为什么说三位君王是智者?因为他们各自完成了本国的统一大业,并且实现了王权的集中,是近代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形成的有功之“王”。(4)“新君主国”是通过哪些方式建立起来的?战争:百年战争、玫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