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复习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文件大小:38.33 MB
总页数:14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4.66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单元;怎样考;民族边疆;政治:北宋崇文抑武方针、王安石变法;南宋偏安江南;元朝行省制;元朝边疆治理【宣政院(中央)、宣慰使司都元师府、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

民族关系:宋辽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宋金和议;元朝形成新的民族——回回

经济: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打破坊市界限,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出现纸市“交子”);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对外交流:宋朝以海路贸易为主;元朝陆路、海路发达,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科技文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天文;程朱理学;宋词、元曲;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辽-北宋

916-1127;时空观念;第8课北宋的政治;第8课北宋的政治;第8课北宋的政治;①;(2)政治(权);3.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该举措();4.宋太祖曾说:“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

(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最

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宰相权力C.丰富市民生活D.发展海外贸易;(3)文教;7.据统计,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

是唐代每年取士的5倍。由此可知,宋朝();6、评价;1、背景;9.[2024·江苏镇江期中]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北宋的财政收支

情况(单位:万贯)。为解决图中的问题,宋神宗决定();【】;10.(2024·山东·中考真题)某史料中有“谷熟后还官、免役钱、募人充役。测量土地以定赋税”等文字。该史料可用于研究(???);6启示:①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与创新

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充满曲折与艰辛,要敢于斗争和坚持;【课堂小结】;知识线索;1、发源;3、扩张;第11课元朝的建立与统一;(4)疆域四至;;;元朝在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演进过程中最大的贡献当属行省制度的创立。

自此以后,我国的地方治理进入了划省而治的阶段,直到今天。;历朝历代统治者采取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角度;【课堂小结】;知识线索;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领域;1.许多诗词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

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

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时契丹人过着();2.西夏的官制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

(指首都兴庆府衙门)、农田司等,“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这反映了当时西夏();3.[2024·河南信阳期末]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民众生活:一方面加重北宋民众赋税负担;但另一方面使边境相对安定,促进了民族交融。;4.“北宋每年从榷场(宋辽边境贸易场所)购买数万只羊,辽发

生旱灾时曾向北宋官仓购买了两万石粟。”这种现象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5.宋仁宗在庆历年间,赐辽使八字:南北两朝,永通和好。

澶渊之盟所确立的宋辽“兄弟”相称的称呼,也被宋真宗和辽

圣宗的后继者延续百年有余。这说明澶渊之盟();6.宋辽澶渊之盟规定“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宋夏议和也

规定“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的巩固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议和的价值在于();【课堂小结】;知识线索;第10课金与南宋对峙;耶律阿保机(872—926);1星题基础巩固;;;2.《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

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

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这

里的“国耻”是指();金;第10课金与南宋对峙;;3.下面是某班同学们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

此判断,他们要讲述的是();4.[立德树人·民族精神]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首词表达了岳

飞();5.[2024·东莞期中]下图所示遗址见证了();6.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

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

州作汴州。”诗人的意图是();北宋与辽、西夏订立的澶渊之盟、宋夏和议,主要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