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课青春有格.pptx
文件大小:29.1 M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6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青春有格

难点名称:行己有耻的要求

1

参赛教师:王舒

时间:2020.8.20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

目录

CONTENTS

2

导入

3

观看完“给公共电梯门上吐口水”视频后,请你们评析一下视频中这位

15岁少年的行为?是否应该因为他还是个叛逆期的孩子而不谴责其行为呢

4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行己有耻的要求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行己有耻的内涵。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行己有耻”。

孔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6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讲述了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自己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

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行己有耻的要求

7

中西方思想家的言行无形中相互印证“行己有耻”的思想,这给我们什么警示?

“行己有耻”是人之为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8

走入生活,请你辨一辨

这些行为行为符合“知耻”的要求吗?

9

自测小剧场

课间上厕所的途中,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你在学校草丛里面捡到了100元钱。你会怎么做?是什么促使你做出如此行为选择?

10

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如何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呢?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

11

活动探究:出“格”之行受惩罚

12

3.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我们要知道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就是说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触碰了底线终会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和国家,更严重者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3

小明:前天语文考砸了,爸爸念完妈妈念,今天又考数学,真是烦死了,我已经很努力的在做题了,结果还是有两道题不会做,小新是我们班数学课代表,这两道题他都做出来了,虽然我知道考试作弊是可耻的,可我的眼睛不自觉地老往他卷子上瞟......

请问:小明应该怎么办?

材料分析

14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15

“行己有耻”的要求: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16

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的这句话表明

A.人要有羞耻感,没有羞耻感就是无耻

B.做人不可有羞耻感

C.羞耻感是绝对的负面情感体验,是没有意义的

D.有羞耻感就不会做任何事了

2.有位哲学家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现实生活要做到“行己有耻”,就要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B)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课堂小结】

小结

同学们,你们正值人生塑造品格的重要时期,“行己有耻”是我们塑

造有“格”青春的必修内容,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增强“耻”的意识,在点滴小事中践行“行己有耻”,我们的青春一定会拥有越来越靓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