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诗言志”这一观念最早出自()
A.《论语》B.《尚书》C.《孟子》D.《庄子》
2.提出“感物说”的古代文论家是()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
3.“滋味说”的提出者是()
A.皎然B.司空图C.钟嵘D.严羽
4.强调“妙悟”说的诗论家是()
A.苏轼B.黄庭坚C.严羽D.王夫之
5.“神韵说”的倡导者是()
A.王士禛B.沈德潜C.袁枚D.翁方纲
6.提出“肌理说”的是()
A.王士禛B.沈德潜C.袁枚D.翁方纲
7.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
8.“文以载道”的说法出自()
A.韩愈B.柳宗元C.周敦颐D.朱熹
9.“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A.李贽B.汤显祖C.袁宏道D.公安三袁
10.“境界说”是()提出的。
A.王国维B.梁启超C.黄遵宪D.章太炎
答案:1.B2.A3.C4.C5.A6.D7.C8.C9.A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儒家诗论观点的有()
A.兴观群怨B.思无邪C.尽善尽美D.发愤著书E.知人论世
2.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理论著作有()
A.《文赋》B.《文心雕龙》C.《诗品》D.《典论·论文》E.《二十四诗品》
3.苏轼的诗歌理论观点包括()
A.无意于佳乃佳B.辞达C.以诗为词D.点铁成金E.夺胎换骨
4.下列属于“性灵说”观点的有()
A.独抒性灵B.不拘格套C.强调真实情感D.重视学问E.主张复古
5.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到的概念有()
A.别材B.别趣C.兴趣D.妙悟E.神韵
6.下列文论家与其理论主张对应正确的有()
A.曹丕-文以气为主B.刘勰-通变C.皎然-意境D.司空图-韵味E.王夫之-现量
7.唐代诗歌理论中关于诗歌风格的论述有()
A.豪放B.婉约C.冲淡D.沉郁E.清新
8.以下属于古代诗歌创作技巧方面理论的有()
A.比兴B.用典C.对仗D.押韵E.格律
9.下列属于近代诗论家的有()
A.黄遵宪B.梁启超C.王国维D.陈衍E.曾国藩
10.古代诗歌理论中关于诗歌社会作用的论述有()
A.美刺B.风化C.补察时政D.泄导人情E.经夫妇
答案:1.ABCE2.ABCD3.ABC4.ABC5.ABCD6.ABDE7.ACDE8.ABCDE9.ABCDE10.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诗歌理论观点。()
2.陆机《文赋》主要论述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构思问题。()
3.沈德潜的“格调说”强调诗歌的格律和声调。()
4.“以禅喻诗”是司空图诗歌理论的重要特点。()
5.刘勰认为文学创作要“为情而造文”。()
6.袁枚主张诗歌要复古,学习古人的格调。()
7.“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理解诗歌的方法。()
8.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9.韩愈提出“不平则鸣”,强调创作的情感动力。()
10.明代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答案:1.×2.√3.√4.×5.√6.×7.√8.×9.√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兴观群怨”说的内涵
“兴”指诗歌能感发意志;“观”可观察社会风俗和政治得失;“群”强调诗歌能使人们交流感情、团结群体;“怨”是说诗歌可讽刺时政、抒发怨情。它全面概括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2.简要说明“意境”这一概念的主要特点
意境情景交融,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融合。具有虚实相生特点,实境为具体描绘,虚境由实境引发联想。还富有韵味,给人以无尽的审美感受,让人沉浸其中品味思考。
3.简述“妙悟”说对诗歌创作的意义
“妙悟”强调诗人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