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一一炼句
考点解读
炼句,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句子,一般是最为传神、最生动形象的关键性句子。
“炼句是诗人根表达的需要在创作某个句子时精心选用艺术手法的过程。这些句子往往是作者情
感或诗歌主旨的集中体现,同时在表达技巧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炼句与炼字有相似之处,炼句也需要对
句子中有重要表现力的字做重点赏析,同时也要从整体上把握诗句的内容情感、表达技巧。但无论哪一种
赏析都是先理解词句内容,然后判断技巧,最后点明效果。
解题策略
炼句,所考语句往往是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
子。
(一)炼句角度
(1)从语言特点出发,把握句法。
(2)从表达技巧出发,鉴赏特别之处。
(3)从句子位置出发,明确句子的作用。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意。理解句子含意,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也可从关键词入手,在对词的赏
析中体会句的意蕴。
第二步:多角度赏析
1.语言特点:①倒装,有错位的美;②省略,有韵味悠长之美;③对仗,有整饬的美;④互文,有开
合的美。
2.表达技巧: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角度结合内容分析,点明表达效果。
3.结构技巧:
(1)首句或首联。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词),领起下文对XXX的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
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句设问,引出后面内容
(2)中间句或中间联。或承前XXX内容,引出后面XXX内容;或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感情。
(3)尾句或尾联。或总结全诗(词),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现作者情感;或以景衬情,
用XXX景衬托XXX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作答时,找出诗句在字词选用、句式方面的特点,结合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分析其在主旨表达和情感
抒发方面的作用;或根该诗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审题要点】
“第四句明确了鉴赏对象,“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明确了鉴赏角度。
【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子含意,该句描写了考生答题时的情景,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很安静。
第二步: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连写字的声音都能听得真切,可见考场之静。这是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第三步:诗句描写了考生们答题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能为国所用的喜悦之情。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
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召|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2.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