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高教版)第13练
《雷雨》(节选)
曹禺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汗涔涔(cén)惊愕(è)规矩(ju)离间(jiān)
B.伺候(cì)缜密(zhěn)雪茄(jiā)半晌(shǎng)
C.弥补(mí)谛听(dì)烦躁(zào)离间(jiān)
D.昧心(mèi)雪茄(qié)郁热(yù)沉吟(yín)
【答案】B
【解析】A项“离间”的“间”应读“jiàn”;C项“离间”的“间”应读“jiàn”;D项“雪茄”的“茄”应读“jiā”。B项读音全部正确。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烦燥窟窿贤惠委曲求全
B.严厉撕打酝酿一帆风顺
C.松弛敲诈联络兴高采烈
D.脉膊惊愕混账按步就班
【答案】C
【解析】A项“烦燥”应写作“烦躁”;B项“撕打”应写作“厮打”;D项“脉膊”应写作“脉搏”,“按步就班”应写作“按部就班”。C项书写完全正确。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周朴园:()地)哦,侍萍!(低声)是你?
(2)鲁侍萍:()地望着他)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3)周朴园:())你来干什么?
(4)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A.忽然怨愤冷冷悲愤
B.忽然悲愤冷冷怨愤
C.突然怨愤冷冷悲愤
D.突然悲愤冷冷怨愤
【答案】D
【解析】“突然”强调情况发生得迅速而意外;“忽然”也表示情况发生得快且出乎意料,但“突然”更强调意外性。这里周朴园看到鲁侍萍时很意外,用“突然”更合适。“悲愤”着重于悲痛和愤怒;“怨愤”侧重于怨恨和愤怒。鲁侍萍多年的遭遇让她有悲痛的情绪,用“悲愤”形容她望着周朴园的神情更恰当。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到来态度冷漠,用“冷冷”合适。鲁侍萍觉得自己是被迫来到这里,心中有怨恨,用“怨愤”合适。所以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舞台上的表演惟妙惟肖,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B.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模棱两可,言简意赅,让人难以理解。
C.他的演讲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D.他做事总是拖泥带水,雷厉风行,效率很低。
【答案】A
【解析】A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这里形容表演和展现人物性格很合适,使用恰当。B项“模棱两可”和“言简意赅”意思相悖,不能同时用来形容看法,使用不当。C项“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是贬义词,不能用于形容赢得掌声的演讲,使用错误。D项“拖泥带水”和“雷厉风行”意思相反,不能同时用来形容做事,使用错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话剧《雷雨》,使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通过……使……”的句式,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没有语病。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你——你贵姓?”
B.鲁侍萍:“(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C.周朴园:“(喘着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D.鲁侍萍:“(直起身子)我——我大概是在二十年前见过她。”
【答案】C
【解析】A项“你——你贵姓?”中破折号使用不当,可删去;B项“(抬起头来)”应放在“鲁侍萍”后面;D项“我——我大概是在二十年前见过她。”中破折号使用不当,可删去。C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
B.《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个家庭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
C.曹禺原名万家宝,是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还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D.以上表述都正确。
【答案】D
【解析】A项《雷雨》创作于1933年,是曹禺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之一,表述正确。B项《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个家庭的复杂关系,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表述正确。C项曹禺原名万家宝,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代表作有《日出》《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