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诗词诵读《登快阁》14张课件.pptx
文件大小:8.74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07千字
文档摘要

作者简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兼擅行、草书,和苏轼、米芾、蔡襄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词风豪迈。黄庭坚

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任知县,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不仅未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而且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因此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他处理公事之余,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朗读诗歌登快阁黄庭坚(宋)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理解诗意自己办完了公事,趁着傍晚晴朗的天色,登上快阁倚栏欣赏美景。远望群山,山上的树叶都已落尽,天空更显得辽远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向远处流去。知音不在了,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唯有美酒值得加以青眼。不如找只船坐着吹笛,不远万里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我的这颗心可与白鸥订盟。

诗句赏析化用《晋书·傅咸传》所载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开篇自比痴儿,颇有自我嘲笑的意味,表达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首联自称“痴儿”,语出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句赏析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倚晚晴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分析首联中了却和倚晚晴的内涵。

诗句赏析倚的对象本应是栏杆,但是诗人却倚在无依无凭的晚晴余晖里,化实为虚,用语巧妙,顿时写出了自己沐浴夕阳,人景交融的状态。表达诗人了却官事,登上快阁,尽览美景的愉悦心情。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入题,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分析首联中了却和倚晚晴的内涵。

诗句赏析夸张:千山,极言山之多。对比:千山对一道,极言眼前景色之开阔简练。化用诗句: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比之杜甫,少了衰飒,多了开阔;比之谢眺,少了旖旎,多了清爽。①景象:秋叶凋零,远山无数,天空更显辽阔;江水澄澈,月映江面,月影格外分明。②情感:描绘出开阔、明净的深秋晚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诗句赏析此联运用伯牙绝弦和阮籍青白眼的典故,写出诗人此时快意登阁,沉醉美景,却无知音相伴,唯有借美酒遣怀自娱。横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托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因知音难觅而产生的惆怅与孤寂。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颈联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诗句赏析尾联卒章显志,一个“归”字,一个“白鸥”典故,写出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胸怀无人理解而感到痛苦,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愿望。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诗歌主旨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此诗写了诗人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全诗先叙事,再写景,一气贯注,波荡生姿,结以弄笛盟鸥,余韵无穷,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

课后小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伯牙绝弦、阮籍青白眼的典故的诗句是:,。(2)《登快阁》中,两句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3)《登快阁》中,两句受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影响,但黄庭坚却开拓出新境界。(4)《登快阁》中,两句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所在。

课后小练答案:(1)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2)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