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ppt
文件大小:1.01 MB
总页数:7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5.19千字
文档摘要

精读篇目:

第一篇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第二篇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第三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1.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博士论文时期);4.阐述人类解放,完成政治上的转变

(?德法年鉴?时期)

?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7.新世界观在革命中的检验和开展〔从1848年欧洲革命到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8.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规律,检验唯物史观(?资本论?及其手稿)

;首先,马克思强调自己的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本质差异,即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对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作了经典表述。

第三,贯彻、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论述了科学方法论,也再一次划分了人类历史开展所经历的社会形态——“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第四,丰富了唯物史观,论述了生产力的“三要素〞及人的开展的“三形态〞等。?;9.关注东方社会?人类学笔记?;综观马克思思想开展的全过程,可以看出,马克思始终从实践出发,从经济关系入手,阐述人类社会的开展和人的开展,其宗旨就在于实现人类解放。因而,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展全过程的一条红线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开展。这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

?

唯物史观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过程中都具有决定意义。;〔二〕唯物史观创立的根本过程;①1836.10.——1841.的大学时代,马克思初步确立自己世界观的时期,接受了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运动——博士俱乐部,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

②1842.初——1843.3.的?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参加了现实的思想、政治斗争,开始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遇到处理物质利益的难事,从对副本的批判转向对原本的批判。考试了向共产主义、唯物主义的转变。

③1843.5——1844.2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德法年鉴?〔只出了一、二期合刊〕时期,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此马克思阐述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这两篇文章进一步开展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思想,特别地提出了“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④?手稿?时期,马克思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从不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前提下,对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作了比较前面的批判,对共产主义作了初步的论证,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⑷马克思恩格斯的转变的不同之处:;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评述卡来尔的英雄史观?;2、创立唯物史观的根本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两个转变〞以后,开始了新世界观哲学体系的探索过程。;二、唯物史观的创立

;1.?手稿?的写作情况:;2.异化劳动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创立;⑴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⑵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性;⑶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3、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4、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手稿?所持的见解。;综观?手稿?的全部内容不难看出,尽管?手稿?是一部过渡性、未完成的著作,具有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但这一矛盾并没有影响?手稿?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开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即?手稿?)标志着马克思在完成“两个转变〞之后开始自己理论上的“立〞的工作,是马克思全面制定新世界观的开端,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地,也是马克思进一步创立包括三个组成局部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开端。;〔二〕?神圣家族?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旧世界观向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