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2025年半导体产业规模将再创新高,人工智能与高效能运算可能进一步推送芯片需求增长,国家一直以来做了资金、人才、技术发展全方位支持。
2.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依然集中在四大集聚地区:环渤海(以北京为中心)、长三角(上海、苏州、合肥、无锡、南京多点发展)、粤港澳(深圳)、中西部(成都、西安)。
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当前半导体产业对半导体/芯片、生产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材料供应链管理等岗位的人才需求旺盛,招聘占比及同比双增长。
4.企业渴望经验丰富的芯片研发类人才,同时愿意为人才提供更高的薪资,芯片类人才薪资最高。
5.当前人才求职期望地集中在一二线、新一线城市,深圳、苏州、成都、广州、东莞综合人才吸引能力较强,北上吸引资深人才,无锡紧随。北京、上海对博士人才吸引力十足,深圳、东莞、苏州等城市综合吸引力依旧最强。
6.智联猎头目前对半导体产业头部企业渗透率30%,后续将结合自身优势和人才储备,进一步提高头部企业、产业知名企业渗透率并加强合作。
1.宏观市场表现
继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出现短暂低迷后,2024年迎来急速回升,增速达19.8%,多机构预
测2025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WICA预测2025年产业规模将提升13.2%?7189亿美元。
我国半导体产业在2024年同样迎来高速增长。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1595亿美
元,同比增长17.4%,创历年新高,按人民币计,集成电路出口11351.6亿元,继2022年后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并超越手机成为全年出口额最高的单—商品,占我国货物出口额的4.46%。另外,据WICA2024
智联猎头丨半导体产业人才报告
1/13
2.半导体产业链速览
半导体产业是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从事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
及相关设备、材料供应的产业。产业链上游分为半导体原料和设备、中游按芯片制作流程可分为芯片设
计、芯片制造和芯片封测。按照企业参与环节还可分为IDM模式、Fabless和Foundry,其中IDM以三星、英特尔为代表,Fabless以华为、苹果、高通为代表,Foundry以台积电、中芯国际为代表。随着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如今的半导体的应用应用更加广泛,涵盖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等人工智能应用。
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百强企业中,57%在亚太地区,中国大陆23家,中国台湾13家,我国已经在全球
分工中成为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中芯国际已排到榜单第14位。
年发布的《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秋季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半导体
市场份额的30.1%。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AI)与高效能运算(HPC)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显著加速了前沿技术开发进度、
产品商业化落地、市场拓展及产业链布局的进程,有效拉动了算力与存储芯片的市场需求。同时,今年以来,DeepSeek的迅速崛起推动AI重心从训练向推理转移,降低了对先进制程的依赖,促进了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替代与生态闭环,进—步推动了国产芯片的优化与需求增长,以及供应链协同与产能扩张。
2/13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在今年的十四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将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工作,将更大促进半导体产业
高速发展。纵观我国对半导体产业支持历史,我国对半导体产业进行了技术、人才、资金全方位支持: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科技发展的16个重大专项,其中涉及集成电路的有2项,分别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01专项”或“核高基专项”)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02专项”)。
●2019年,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