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学讲义.pptx
文件大小:2.15 MB
总页数:14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4.64千字
文档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学讲义;;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第一节:现代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

(11地理信息4)

第二节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

(11电信(智能)3)

第三节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

(11化学1(分析)3)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11食品科学2);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中

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与效率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

;第六章公共事业伦理和

公共事业品德;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人力资源开发;第九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和创新

;第十章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第十一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方法与技术;第十一章社区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在公共管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具有学科整合的特点,是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第一章绪论;

;一、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企业事务;;;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

;2、含义

1)主体: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2)客体:

准公共事务

3)目的:

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满足公众需要

4)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调节、控制

5)标准:

利润和效率?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学;;;二、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

;第一节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二、公共事业组织的国际分类;;三、公共事业组织的持征及与其他组织有区别;;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2、市场体制的局限性

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

2)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3)难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

4)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外部性

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典型的办法:征税与补贴

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

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合约失灵理论

;;第二节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

1、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

1)提供法律,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

2)提供和维持市场正常运作的经济环境

3)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保护生态环境

4)从事社会发展活动,提供基本社会服务

5)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6)应付紧急事件。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垄断法是从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出发,保

证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者,从而降低市场集中度、

调整市场结构,以便使消费者在市场上有选择商

品的权利。

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是反对经营者违反诚信

原则和商业道德,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他人竞

争优势的行为。;2、国家体制的局限性

1)国家的主观发展努力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距离;

2)政府不少努力是低效率的;

3)国家也可能是不公正的;

4)决策时滞;第三节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

1、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

1)非营利性:树立信任

2)沟通性:收入基层、贴近民众

3)低成本:

志愿人员、私人捐款、行政机构精简

4)创新性

5)开放性;;3、公共事业体制局限性的克服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

领导、沟通、激励、控制与效率;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

;一、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权利起源说;二、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2、公共事业领导素质的特征

1)时代性

2)综合性

3)层次性

;3、公共事业领导素质的基本内容

政治素质

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等各方面特质的总和

法律素质

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沟通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创新能力和激励能力等等。是树立权威的基础。

道德素质

由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调节、道德教育、道德追求等要素构成。

身心素质

;三、公共事业领导行为和领导体制;四、公共事业管理领导者与工商企业领导者的区别;工作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