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联想收购IBM管理学案例分析.ppt
文件大小:497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57千字
文档摘要

我看联想收购IBM

案例分析框架1.两家公司的简介2.联想收购的动因3.收购事件详情4.我们的看法

联想公司简介

我所了解的IBM

联想收购IBMPC业务的动因★联想开展战略的需要★联想国际化战略的需求★追求协同效应

联想收购IBMPC事件

2005年5月1日,中国联想集团正式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合并后的新联想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最为显著的业绩是收购后半年的时间,联想就使IBM个人电脑业务扭亏为盈。此后,联想宣布斥资2亿美元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其中包括一系列奥运营销策赂规划。联想向世界正式推介“lenovo〞品牌,向全球化坚决迈进。

我们对此事件的看法

发新客户,进一步借势扩大市场,这是联想公司收购IBM?PC后期策略要到达的目的。从实际操作看,它是成功有效的。联想集团截至2005年9月30日当年的第二财季业绩就是例证,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04%,仅半年时间,联想把原来亏损的IBM个人电脑业务带向了盈利。类似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

通过并购,联想能够得到什么?首先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尽管,联想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非常之高,但是一走出国门才痛感品牌的厉害。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性能,如果你没有一个国际知名的牌子,真的就是纹丝不动,要消耗很大的代价、倾注很多的努力。通过并购,买下IBM的ThinkPad这个笔记本电脑高端品牌,IBM方面允许的品牌使用年限是5年,及至第三年,联想开始“去IBM化〞,在ThinkPad笔记本电脑上镶嵌Lenovo,并且顺势推出自创品牌Idea,以强化联想的高端商务品牌形象认知。经过5年来的实践,走出了这样一条品牌再造路径:Think带动Lenovo,Lenovo带动Idea。

案例比照:TCL收购阿尔卡特1.两家公司概况2.事件详情及失败原因3.与联想收购案例的比照分析

TCL创办于1981年,总部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惠州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12年以年均42.65%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阿尔卡特阿尔卡特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电信根底设施供给商,也是最早扎根于中国,与中国通信业长期合作的强大合作伙伴。是唯一可以提供陆、海和空通信网络的企业

详情2005年5月17日,香港上市的TCL通讯发布公告,正式宣布TCL将以换股的形式,收购阿尔卡特持有的合资公司TCL阿尔卡特(以下简称TA)45%的股份。至此,阿尔卡特正式退出TA的经营与管理

原因TCL换帅败笔2004年12月19日晚,全国主要媒体都获得了TCL集团发布的TCL业务人事调整的新闻通稿,TCL业务创始人万明坚因健康原因辞去多个职务,只留下TCL集团副总裁的虚职。2.并购技巧缺失最致命的问题是TCL在并购上操之过急。在TCL业务并购阿尔卡特业务时,TCL方面为了节约几百万欧元的咨询费,自己独立设计了收购方案。双方各怀“鬼胎〞TCL想要把它当成“出海〞的稻草阿尔卡特那么是想要甩掉包袱

与联想收购案例的比照分析1.收购前的准备工作2.收购方案确实定联想:专业团队研究讨论确定方案TCL:为节省费用自己确定方案

3.收购业务的价值4.收购后的整合联想:联想新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并且聘请IBMPC业务原负责人威廉.阿梅里奥为CEO。同时进行人力资源上的调配。TCL:就行业来说,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操作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司的管理、文化也完全不一样。在实际运作中,TCL的方式占据了主导,致使阿尔卡特骨干人才全部流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