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包含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策略:
产品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
-扩大产品组合:企业增加产品组合的宽度(产品线数量)或深度(每条产品线的产品项目数),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例如,一家原本只生产洗发水的公司,增加护发素、沐浴露等产品线。
-缩减产品组合:当市场不景气或企业资源有限时,剔除那些获利小甚至亏损的产品线或产品项目,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品。比如一些传统家电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下,减少功能单一、销量低的老旧产品。
-产品线延伸:包括向上延伸(在原有产品线中增加高端产品项目)、向下延伸(推出较低端产品)和双向延伸(同时向高端和低端扩展)。例如,小米公司最初以高性价比的中低端手机打开市场,随后推出高端的小米数字系列Pro版手机进行向上延伸。
2.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导入期策略:重点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可采用快速撇脂策略(高价格、高促销),以获取高额利润并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或者采用缓慢撇脂策略(高价格、低促销),针对对价格不敏感且市场竞争小的情况;也可选择快速渗透策略(低价格、高促销),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缓慢渗透策略(低价格、低促销)则适用于市场容量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
-成长期策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加新的功能和款式;加强品牌宣传,树立品牌形象;适当调整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例如,苹果公司在iPhone进入成长期后,不断升级配置、优化外观设计,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零售店。
-成熟期策略: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可通过市场改良(寻找新的细分市场、刺激现有顾客增加使用频率等)、产品改良(质量改良、功能改良、款式改良等)和营销组合改良(调整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来延长产品的成熟期。如可口可乐不断推出新包装、新口味产品,并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
-衰退期策略:有计划地逐步淘汰疲软产品,可采取维持策略(保持原有的营销组合,直到产品完全退出市场)、收缩策略(大幅降低促销费用、精简渠道等,获取最后利润)或放弃策略(迅速停止生产,清理库存,退出市场)。
价格策略
1.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公式为: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例如,某产品单位成本为50元,加成率为20%,则价格为50×(1+20%)=60元。
-目标利润定价:企业根据总成本和预计的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从而计算出产品价格。
2.需求导向定价法
-认知价值定价: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来定价,而不是依据产品的实际成本。企业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影响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例如,苹果产品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独特的用户体验,消费者对其认知价值较高,所以能维持较高价格。
-需求差异定价: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顾客群体、购买时间、购买地点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价格。如景区门票在旺季和淡季价格不同;航空公司对提前预订和临近起飞时购买的机票设定不同价格。
3.竞争导向定价法
-随行就市定价:企业按照行业的平均现行价格水平来定价。在竞争激烈且产品差异较小的市场中较为常见,如农产品市场。
-密封投标定价:适用于大型工程、政府采购等项目,企业通过投标竞争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密封报价,由招标单位选择价格合适的企业中标。
渠道策略
1.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
-直接渠道:生产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没有中间商参与。如戴尔公司通过官网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电脑,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
-间接渠道:产品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商销售给消费者。根据中间商层次的多少,可分为一级渠道(生产企业-零售商-消费者)、二级渠道(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三级渠道(生产企业-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例如,大多数日用品企业通过多级经销商将产品铺货到全国各地的零售终端。
2.宽渠道与窄渠道
-宽渠道:企业使用较多的同类中间商来销售产品,使产品能广泛地接触消费者。比如可口可乐在全球通过大量的批发商、零售商进行销售,以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窄渠道:企业只选择少数几个中间商销售产品,适用于专业性较强、市场需求有限的产品。例如,一些高端奢侈品品牌只在少数城市的特定商场设立专卖店进行销售。
3.渠道管理
-渠道成员选择:企业要挑选具备良好信誉、销售能力、市场覆盖范围、财务状况等条件的中间商。例如,苹果公司在选择经销商时,会考察其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