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统营销4p策略.doc
文件大小:25.8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47千字
文档摘要

传统营销4p策略

传统营销4P策略由杰罗姆·麦卡锡(JeromeMcCarth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4P分别代表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以下为你展开介绍:

产品(Product)

代表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包括产品的实体、品质、款式、规格、包装、服务等。

-核心产品:即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用或利益,这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核心诉求。比如购买手机,核心需求是满足通讯、社交、娱乐等功能。

-形式产品:是核心产品的外在表现,包含产品的质量、外观设计、品牌名称、包装等。以手机为例,其外观造型、材质、颜色,以及品牌标识等都属于形式产品的范畴。

-附加产品: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如售后维修、保养、技术支持、配送服务等。购买手机时商家提供的保修服务、免费贴膜、赠送耳机等都属于附加产品。

价格(Price)

指的是产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包括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方式、信贷条件等。价格的制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量和利润,是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难以控制的因素。

-成本加成定价: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来确定价格。例如,一台成本为2000元的电脑,企业期望利润率为20%,则定价为2000×(1+20%)=2400元。

-竞争导向定价:依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制定本企业产品的价格。若竞争对手推出一款类似产品定价为3000元,企业可根据自身产品优势和市场定位,制定高于、等于或低于该价格的售价。

-需求导向定价:根据市场需求强度和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来定价。如一些限量版、稀缺性产品,因消费者需求强烈且愿意支付更高价格,企业便可制定较高售价。

渠道(Place)

也称为分销渠道,是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一切取得所有权(或协助所有权转移)的组织或个人,包括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经销商等,以及产品的运输和储存等环节。

-直接渠道:生产者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没有中间环节。如一些农产品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直接将农产品卖给消费者。

-间接渠道:产品经过若干中间环节才到达消费者手中。常见的模式有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多见于日用品、食品等行业。

-宽渠道:企业使用尽可能多的中间商来销售产品,使产品能够广泛地覆盖市场。比如饮料企业通过众多的批发商、零售商将产品铺货至大街小巷的便利店、超市等。

-窄渠道:企业只选择少数几个中间商来销售产品,适用于一些专业性较强、市场需求较窄的产品。比如某些高端奢侈品,只在少数特定的专卖店销售。

促销(Promotion)

是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或服务信息,以促进销售的活动,主要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方式。

-广告:由明确的发起者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向目标市场传播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活动。像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上投放的产品宣传广告。

-人员推销:企业派出销售人员直接与消费者或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推销活动。例如商场里服装销售人员向顾客介绍和推荐服装产品。

-营业推广:企业为刺激消费者购买、经销商进货而采用的一系列短期激励手段。如打折优惠、满减活动、赠品、抽奖等。

-公共关系:企业通过各种公关活动,如新闻发布会、公益活动、赞助活动等,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从而间接促进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