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定价策略
市场营销定价策略是企业为了实现营销目标,在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产品或服务制定价格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常见的市场营销定价策略:
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在产品单位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利润来制定价格。公式为: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比如一款成本为50元的玩具,企业期望的加成率为50%,那么该玩具的价格就是50×(1+50%)=75元。
-目标利润定价法:企业根据预计的销售量、总成本和目标利润来确定产品价格。例如,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预计销售量为10万件,目标利润为50万元。首先计算总成本为100+20×10=300万元,加上目标利润50万元,总销售额需达到350万元,那么产品价格为350÷10=35元。
需求导向定价法
-认知价值定价法:企业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来制定价格,而不是基于产品的实际成本。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通过独特的设计、强大的功能以及优质的品牌服务,让消费者认为其产品具有较高的价值,从而可以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
-需求差异定价法: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强度、购买时间、购买地点等因素,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如景区门票,旺季价格较高,淡季价格较低;航空公司的机票,提前预订和临近起飞时购买价格有很大差异。
竞争导向定价法
-随行就市定价法:企业按照行业的平均现行价格水平来定价。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很多中小厂商生产同质化的产品,他们通常会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以避免价格竞争带来的风险。例如,农产品市场上,大部分农户会参考市场上同类农产品的价格来确定自己产品的售价。
-密封投标定价法:主要用于投标交易方式。企业在对竞争对手的报价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预测竞争状况来确定自己的投标价格。比如建筑工程招标,企业会根据项目预算、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制定一个既能保证中标又能获得一定利润的价格。
心理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给产品定一个以零头数结尾的非整数价格。例如,将一款洗发水定价为19.9元,而不是20元。消费者会觉得这个价格更便宜,而且精确到分,给人一种定价认真、精确的感觉。
-整数定价:与尾数定价相反,把产品价格定为整数。对于一些高档商品或消费者不太了解的商品,整数定价反而会让消费者觉得产品品质更高。比如一款高档手表定价为10000元,消费者会认为这是一款高品质、有档次的产品。
-声望定价:针对消费者“价高质必优”的心理,对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信誉、有威望的产品制定较高价格。像一些知名品牌的奢侈品,如劳力士手表、LV包包等,较高的价格不仅体现了产品本身的价值,更代表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折扣定价策略
-现金折扣:企业为鼓励顾客提前付款,对在规定期限内付款的顾客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如“2/10,n/30”表示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30天内全额付款。
-数量折扣:根据顾客购买产品的数量或金额给予不同程度的折扣。分为累计数量折扣和非累计数量折扣。累计数量折扣是在一定时期内,顾客购买商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时,按总量给予一定折扣;非累计数量折扣是根据顾客一次购买的数量给予折扣,比如购买10件以上商品,每件可享受10%的折扣。
-季节折扣:企业对销售淡季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顾客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以鼓励顾客在淡季购买,减少库存积压。例如,夏季购买羽绒服、冬季购买空调等,商家往往会提供较大幅度的季节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