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策略的发展
市场营销策略随着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变化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的演进与发展,以下简述:
生产观念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当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但物资相对短缺,产品供不应求。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对产品数量的需求。
-策略:企业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生产方面,致力于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认为只要产品价格低廉且有足够的供应,就不愁销路。典型口号:“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产品观念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背景:市场上产品逐渐丰富,消费者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开始关注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特色。
-策略:企业开始重视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致力于生产优质、高性能的产品,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功能强,就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该观念的典型写照。
推销观念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背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策略:企业开始意识到,即使有好的产品,也需要主动去推销才能卖出去。因此,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推销和促销活动上,通过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等手段,努力将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典型口号:“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
市场营销观念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背景:二战后,市场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策略:企业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实现企业的目标。典型口号:“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社会营销观念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等。单纯的市场营销观念在关注消费者需求满足的同时,忽视了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策略: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还要考虑社会和环境效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平衡企业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社会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系营销观念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背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逐渐认识到,仅仅关注一次性交易的达成是不够的,还需要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以提高顾客忠诚度,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策略:强调通过建立、维护和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以实现长期的业务发展。注重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口碑营销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数字化营销观念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背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和竞争激烈。
-策略:企业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展精准营销、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等活动,以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营销效果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