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略体系
营销策略体系是企业为实现营销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目标市场选择
-市场细分:将整体市场按照不同的特征,如地理因素(国家、地区、城市规模等)、人口统计因素(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等)、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价值观、个性等)和行为因素(购买频率、品牌忠诚度、购买时机等),细分为若干个具有相似需求和特征的子市场。
-目标市场选择:评估各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战略目标,选择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市场定位:针对目标市场,塑造产品或服务独特的形象和价值,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与众不同的位置,向消费者传递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利益和品牌内涵。
产品策略
-产品组合: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的组合,包括产品的宽度(产品线的数量)、长度(每条产品线中产品项目的数量)、深度(每个产品项目的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等)和关联性(各产品线之间在生产技术、销售渠道、顾客群体等方面的相关程度)。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根据产品在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新产品开发: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研究,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产品,满足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价格策略
-成本导向定价:以产品的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来确定价格,如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利润定价法等。
-需求导向定价:根据市场需求的强度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来定价,如认知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异定价法等。
-竞争导向定价: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制定本企业产品的价格,如随行就市定价法、密封投标定价法等。
渠道策略
-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直接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没有中间环节;间接渠道则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商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特点、市场需求、自身资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
-渠道层级与宽度:渠道层级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的数量;渠道宽度是指每个渠道层级中使用的中间商的数量。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长渠道或短渠道、宽渠道或窄渠道。
-渠道管理:对渠道成员进行选择、激励、评估和调整,确保渠道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提高渠道的运营效率和销售效果。
促销策略
-广告: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向目标市场传递产品或服务信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销售促进:运用各种短期激励手段,如折扣、优惠券、赠品、抽奖等,刺激消费者购买,促进产品销售。
-公共关系:通过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如举办新闻发布会、公益活动等。
-人员推销:销售人员与潜在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介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促成交易。
此外,在数字化时代,企业还需重视数字营销策略,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如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内容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等,精准触达目标客户,与客户进行互动和沟通,以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营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