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营销策略中的价格.doc
文件大小:25.6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31千字
文档摘要

营销策略中的价格

在营销策略中,价格是一个关键要素,它直接影响着产品或服务的销量、利润以及品牌形象。以下是关于价格策略的详细阐述:

1.定价目标

企业在制定价格之前,需要明确定价目标,常见的有:

-利润最大化:通过精准计算成本和市场需求,制定能实现短期或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例如一些奢侈品品牌,通过限量供应和高定价策略,实现单位产品的高利润率。

-市场份额最大化:以低价渗透市场,吸引大量顾客,迅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比如小米在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初期,凭借性价比高的产品,快速积累用户,扩大市场份额。

-维持生存: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滞销或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时,企业可能以维持生存为定价目标,只求价格能弥补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使企业能继续运营。

2.定价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在产品单位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利润来制定价格。公式为: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例如,某产品单位成本为50元,加成率为20%,则价格为50×(1+20%)=60元。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因素。

-目标利润定价法:根据企业预期的总销售量与总成本,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进而计算出产品价格。

-需求导向定价法

-认知价值定价: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来定价,而非产品的实际成本。企业通过营销手段影响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通过卓越的设计、强大的功能和优质的品牌服务,让消费者认为其产品具有较高价值,从而可以制定较高价格。

-需求差异定价: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消费者、购买时间、地点等因素,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制定不同价格。如景区门票在旺季和淡季价格不同;航空公司根据预订时间早晚、出行时段等对机票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法

-随行就市定价:企业按照行业的平均现行价格水平来定价。在竞争激烈且产品同质化的市场中,这种方法较为常见。比如农产品市场,大多数农户会参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来定价。

-密封投标定价:主要用于投标交易方式。企业在对竞争者的报价进行预测基础上,兼顾自身利润,密封递价,参加比价。大型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项目多采用这种定价方式。

3.价格调整策略

-降价策略:当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供过于求、企业需快速回笼资金或推出新产品以旧换新时,可能会选择降价。但降价可能引发价格战,损害品牌形象,需谨慎使用。

-提价策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供不应求、通货膨胀等原因,企业可能提高产品价格。提价可能影响销量,企业要注意与消费者沟通提价原因,减少负面影响。

4.价格组合策略

-产品线定价:企业对产品线中不同产品项目进行合理定价,考虑各产品间的成本差异、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例如汽车企业推出不同配置的车型,价格拉开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产品捆绑定价: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产品组合在一起销售,并制定一个比分别购买这些产品总价更低的价格。如超市将洗发水和护发素捆绑销售,价格比单独购买两者更优惠,以促进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