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紧水滩水电站厂房及楼面板结构设计说明书.doc
文件大小:1.36 MB
总页数:5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46万字
文档摘要

紧水滩水电站厂房及楼面板结构设计

2-

1-

目录

TOC\o1-3\h\z\u1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 -4-

1.1流域概况 -4-

1.2水文与气候 -4-

1.3地形与地质 -5-

1.3.1水库区工程地质 -5-

1.3.2坝址地质 -6-

1.4天然建筑材料 -6-

1.4.1土料: -6-

1.4.2砂石料: -6-

2经济、水利与动能 -7-

2.1工程效益 -7-

3重力坝部分 -8-

3.1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8-

3.1.1枢纽主要建筑物等级确定 -8-

3.1.2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8-

3.1.3枢纽组成建筑物 -8-

3.2重力坝非溢流坝段设计 -9-

3.2.1水工筑物级别 -9-

3.2.2基本剖面尺寸确定 -9-

3.2.3实用剖面尺寸的确定 -9-

3.2.4坝体剖面验算 -10-

3.3重力坝溢流坝段设计 -15-

3.3.1溢流坝段剖面设计 -15-

3.3.2溢流坝段应力稳定计算 -20-

3.4泄槽溢流坝段设计 -21-

3.4.1泄槽坝段剖面设计 -21-

3.5坝内构造 -25-

3.5.1坝顶结构 -25-

3.5.2坝基地基处理 -25-

4水电站建筑物设计 -26-

4.1特征水头的选择 -26-

4.1.1设计高水位 -26-

4.1.2设计低水位 -26-

4.1.3加权平均水头及设计水头 -27-

4.2水电站设备选型 -27-

4.2.1水轮机选型 -27-

4.2.2金属蜗壳及尾水管尺寸 -28-

4.2.3发电机的选择 -29-

4.2.4调速器的计算 -33-

4.2.5油压装置的选择 -34-

4.2.6起重设备选择与尺寸 -34-

4.3厂房尺寸确定 -35-

4.3.1厂房高度的确定 -35-

4.3.2主厂房长度的确定 -36-

4.3.3主厂房的宽度的确定 -37-

4.4厂房各层布置 -37-

4.4.1发电机层: -37-

4.4.2水轮机层 -37-

4.4.3蜗壳层: -38-

5进水口及坝内埋管 -39-

5.1引水管道的布置 -39-

5.1.1钢管直径 -39-

5.1.2临界淹没深度 -39-

5.1.3管轴线布置 -40-

5.2进水口布置 -40-

5.2.1进水口流线 -40-

5.2.2渐变段及弯管段 -40-

5.3拦污栅 -40-

5.4典型钢管身厚度 -41-

5.5闸门及启闭设备: -42-

5.5.1闸门 -42-

5.5.2启闭设备 -43-

5.5.3通气孔: -43-

5.5.4充水阀 -43-

5.5.5伸缩节 -43-

6专题楼面板设计 -44-

6.1厂房梁格布置 -44-

6.1.1发电机层梁格布置 -44-

6.1.2装配场层梁格布置 -44-

6.2厂房配筋计算 -45-

6.2.1基本资料 -46-

6.2.2计算方法 -47-

主要参考文献 -53-

1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

1.1流域概况

紧水滩水电站在瓯江支流龙泉溪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761平方公里。龙泉溪发源于浙闽交界仙霞岭、洞官山,河流长度153公里,直线长度77公里,平均宽度36公里。除龙泉县城附近及赤石仁三处有小片盆地外,其余地段多为峡谷,河床覆盖多以大块石和卵石组成,险滩较多。

本流域东侧与瓯江支流小溪相邻,西侧与钱塘江支流乌溪江相邻,南侧为闽江支流松溪,北侧为瓯江支流松阴溪。河流四周均为岭南山系洞官山脉包围,山脉走向与河流流向一致,最高峰黄茅尖高达1921米,流域平均高度662米,河道坡降上游陡、下游缓,平均坡降为6.32‰~0.97‰,因河道陡,河槽调蓄能力低,汇流快,由暴雨产生的洪水迅涨猛落,历时短,传播快,所以一次洪水过程尖瘦,属典型的山区性河流。

龙泉溪是浙江省木材主要产地,境内森林茂盛,植被良好,水土流失不严重。

本工程为瓯江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