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营销价格策略
酒店营销价格策略是酒店在市场竞争中吸引客源、实现盈利的关键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策略:
成本加成定价策略
-定义:在酒店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预期的利润来确定房价。酒店运营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如建筑折旧、设备购置、管理人员工资等)和可变成本(如客房用品、水电费、服务人员的部分薪酬等)。
-举例:一间客房的每日固定成本分摊为80元,可变成本为50元,若酒店期望每间房获得30元的利润,那么该客房的价格就定为80+50+30=160元。
-优点:计算简单直观,能保证酒店在一定程度上覆盖成本并获取预期利润,适合经营较为稳定、市场竞争相对平缓的情况。
-缺点:较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可能导致价格缺乏竞争力。
需求导向定价策略
-理解顾客需求:深入了解不同类型顾客(商务旅客、休闲游客、家庭宾客等)对酒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认知和价格敏感度。比如,商务旅客更注重酒店的位置和商务设施,对价格相对不那么敏感;而休闲游客可能更关注性价比。
-区分需求阶段:
-旺季高价策略:在旅游旺季、节假日等需求旺盛时期,适当提高价格。例如在春节、国庆等假期,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房价上调20%-50%。
-淡季低价策略:在需求低谷期,通过降低价格吸引价格敏感型顾客。比如一些海滨城市的酒店在冬季淡季,推出折扣力度较大的房价,以维持一定的入住率。
-差别定价:根据不同的顾客群体、入住时间、房间类型等设置不同价格。如酒店针对老年人、军人、学生等特定群体提供专属折扣;对长期入住的客人给予优惠价格。
竞争导向定价策略
-跟随定价法:以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参考,保持与竞争对手相近的价格水平。例如,周边同档次的三家酒店,平均房价为300元,那么新开业的酒店可将房价设定在280-320元之间,以在市场中获得相对稳定的竞争力。
-差异化定价法:若酒店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独特的设计风格、独家的服务项目等),可制定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反之,如果酒店在某些方面不如竞争对手,则可采取低价策略吸引顾客。比如一家具有特色亲子主题的酒店,由于其独特的亲子设施和活动,房价可以比周边普通酒店高出15%-25%。
心理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将价格定为以9结尾的数字,给顾客一种价格便宜的心理错觉。例如,将原本定价为300元的房间调整为299元,虽然价格相差不大,但在顾客心理上会觉得更实惠。
-整数定价:对于一些高端豪华酒店,采用整数定价策略,以显示产品的高品质和高档次。例如,豪华套房定价为2000元,而不是1988元,让顾客感觉酒店的品质与价格相匹配。
套餐组合定价策略
-住宿+餐饮套餐:将客房住宿与早餐、晚餐或特色餐饮项目组合在一起销售,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例如,推出“住宿+双人自助早餐+海鲜晚餐”套餐,价格比单独购买住宿和餐饮产品更实惠,吸引顾客选择。
-住宿+娱乐套餐:结合酒店的娱乐设施(如健身房、游泳池、水疗中心等)或周边旅游景点门票,设计套餐产品。如“住宿+温泉体验+景区门票”套餐,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同时提高酒店的综合收益。
会员制定价策略
-建立会员体系:通过为会员提供积分、折扣、优先预订、延迟退房等特权,吸引顾客成为会员并增加消费频次和忠诚度。例如,会员可享受房价8.8折优惠、每次入住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免费住宿或酒店礼品。
-分级会员制度:根据会员的消费金额或入住次数,将会员分为不同等级(如银卡、金卡、白金卡等),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和特权。等级越高,享受的折扣力度越大、额外服务越多,激励会员不断提升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