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设计规范与细则
演讲人:
日期:
06
施工验收规范
目录
01
基础设计标准
02
功能区布局划分
03
材料选用规范
04
水电安全标准
05
无障碍设计细则
01
基础设计标准
国家建筑规范参数要求
6px
6px
6px
卫生间地面应选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地面防滑处理
卫生间吊顶应选择防潮、防腐蚀、易清洁的材料。
吊顶材料选择
卫生间墙面应进行防水处理,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8米。
墙面防水处理
01
03
02
卫生间门应向外开,宽度不小于0.8米,窗户面积应满足通风要求。
门窗尺寸与位置
04
通风与排水系统基础条件
通风系统
卫生间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潮湿和异味。
01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应畅通无阻,地漏位置合理,避免积水现象。
02
地漏选择
地漏应选用防臭、防堵塞的型号,并确保与排水管连接紧密。
03
排气扇设置
排气扇应安装在卫生间合适的位置,确保空气流通和排风效果。
04
最小面积与功能区比例
面积要求
功能区比例
灵活布局
空间利用率
卫生间面积应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不应小于规定的最小面积。
卫生间内各功能区(如马桶区、淋浴区、洗漱区)的面积比例应合理,方便使用。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卫生间布局应尽可能灵活,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应充分利用卫生间空间,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避免空间浪费。
02
功能区布局划分
如厕区尺寸与动线规范
门宽不小于0.8米,方便轮椅进出。
厕所门宽
马桶两侧距离不小于0.9米,前面不小于1.2米,方便使用及站立、转身。
马桶区尺寸
保证如厕区通道畅通,门不直对马桶,保证私密性。
动线规范
洗脸盆高度
洗脸盆高度约为0.8米,方便使用且避免过高或过低。
01
镜子安装
镜子应安装在洗脸盆上方,高度适中,方便整理仪容。
02
水龙头位置
水龙头应安装在洗脸盆边缘,避免水花溅出。
03
储物柜设置
洗漱区应设置储物柜,存放洗漱用品,保持空间整洁。
04
洗漱区设备安装标准
地面防滑
浴帘/淋浴门
排水设计
扶手设置
淋浴/浴缸区地面应铺设防滑地砖,确保使用安全。
淋浴/浴缸区应设置扶手,方便老人和小孩站立和移动。
浴帘或淋浴门应遮挡淋浴区,防止水溅出。
淋浴/浴缸区应设置地漏,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
淋浴/浴缸区防滑设计要点
03
材料选用规范
防水墙地材质等级要求
需选用高弹、耐水性强的防水涂料,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确保卫生间墙面和地面长期潮湿环境下的防水性能。
防水涂料
瓷砖
防水层
采用吸水率低的优质瓷砖,釉面砖、玻化砖等均可,以减少水分渗透和污渍附着。
地面需铺设防水层,可选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等新型防水材料,确保防水效果。
卫浴五金防腐蚀标准
材质选择
卫浴五金件应采用耐腐蚀性能好的铜合金、不锈钢或铝合金等材质,表面镀层应均匀、牢固。
01
镀层厚度
五金件表面镀层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其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02
配套螺丝
安装五金件时,应使用配套的不锈钢或镀锌螺丝,防止生锈和腐蚀。
03
抗菌易洁型建材推荐
抗菌涂料
墙面可涂刷具有抗菌功能的涂料,如乳胶漆、壁纸等,提高卫生间的整体抗菌能力。
03
选用易于清洁的卫浴设施,如壁挂式马桶、一体式洗手盆等,减少卫生死角。
02
易洁卫浴设施
抗菌瓷砖
选用具有抗菌功能的瓷砖,如银离子抗菌瓷砖,可有效抑制细菌滋生。
01
04
水电安全标准
电路防潮布线原则
卫生间插座应设置在离水源较远的地方,避免水汽直接进入插座内部。
插座位置选择
卫生间电路应采用防潮、防水的电线和电器设备,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确保安全。
线路保护
电路布线应采用暗线敷设,避免电线裸露在外,同时也可防止水汽侵蚀。
布线方式
给排水管件密封规范
卫生间给水管道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管件,确保管道连接处无渗漏。
给水管道密封
排水管道密封
管道固定
排水管道应采用防臭、防堵的管件,并确保管道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止臭气泄漏。
给排水管道应采用支架或吊卡进行固定,避免管道晃动或变形。
卫浴设备接地保护要求
接地保护
卫生间内的金属卫浴设备应接地保护,防止漏电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01
接地线连接
接地线应与卫浴设备的金属部分连接牢固,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02
等电位连接
卫生间内的金属物件应进行等电位连接,防止漏电时出现电位差而引发触电事故。
03
05
无障碍设计细则
轮椅回转空间预留参数
地面材料
回转空间地面应平坦、防滑,无障碍物,确保轮椅平稳移动。
03
回转空间应设置在卫生间门口或便器附近,方便轮椅使用者操作。
02
空间位置
回转空间直径
应满足轮椅回转所需的最小空间,一般不得小于1.5米。
01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扶手高度应设置在850-900毫米之间,方便老年人及残疾人抓握。
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