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清洁验证后残留物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要点.pdf
文件大小:3.72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9.42千字
文档摘要

清洁验证后残留物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要点

1概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CFDI)于2025.1.17

发布《清洁验证技术指南》⑴,该指南详细描述了清洁验证执行过程

中的各项要求,以指导和规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包

括原料药登记人)等对药品生产设备及部件的清洁验证进行科学管理,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众所周知,药品生产设备在生产结束后,需按照

规定的清洁程序进行清洁。设备上的残留物必须达到规定的清洁限度

要求,才不会对接下来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而确定残留物是否

达到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离不开对残留物进行检验。因此,建立准

确可靠的清洁验证后残留物分析方法会对判定设备清洁程度起到举

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笔者将论述清洁验证后残留物分析方法开发与验

证要点,以便为广大研究者在清洁验证分析方法建立方面提供参考。

2残留物分析方法开发

设备表面在生产时会有少量样品残留,再经过清洗、清洁,残留

的量会更少,且设备经过清洁后也会有少量的清洁剂残留。企业一般

规定残留限度为lOppm甚至更低。由于残留量低,常量分析无法达到,

只能采用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甚至痕量分析,所以需要开发满足需

求的检测方法。如果分析方法选取不当,灵敏度低,残留量有可能低

于检测限而不易检出。

2.1残留物分类

确定残留物类型、性质甚至结构是开发残留物分析方法的基础和

前提,其中,对残留物进行分类是第一步:按照测试对象可分为中间

体、活性成分、辅料和清洁剂;按照残留物的结构或性质可分为有紫

外吸收的化合物和无紫外吸收的化合物。

2.2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残留物分析方法的选择常遵循四项原则:高灵敏度、尽可能高的

取样回收率、良好的精密度和简单快速。

2.2.1高灵敏度:

由于残留物限度较低,所选择的分析方法必须有高灵敏度;

2.2.2尽可能高的取样回收率:

残留物分析方法往往存在取样回收率较低的问题,即使具有同样

的表面残留量,取样后样品的检测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异,故《药品生

产验证指南》规定取样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的综合回收率不低于50%,

多次取样的回收率的RSD不大于20%,对于回收率的要求较宽松。而

实践中,取样回收率大约在70%-85%,而RSD一般在5%-15%o建议选

择的分析方法,其取样回收率在75%以上,RSD不大于10%,尽可能

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2.2.3良的精密度:

样品取样回收率较低已经对检测准确度产生了影响,如果分析方

法精密度差,检测误差容易产生叠加,产生更大的误差,这就失去了

检测监控的意义,所以分析方法必须有良好的精密度;

2.2.4简单快速:

许多企业都是连续性生产,生产结束后清场、清洁、取样检验,

需要很快知道清洁效果和确定是否可以继续生产下一批产品,这就需

要检验的及时快速,而这就取决于分析方法是否简单快速。

此外,分析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可用的仪器、检测技术的专属

性、取样限制(包括取样溶剂)、响应值是否呈线性、能否在线检测、

检验成本等因素。

2.3分析方法类型

2.3.1常用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专属性方法和非专属性方法。前者的典

型代表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后者的典型代表为总有机碳法。常用的分

析方法见表lo

▲表1-常用的分析方法

方法名称特点

?包括目视和其他感官评价,例如嗅觉C目视检查通常用于清洁验

感官评价证的各个阶,通过目视检查和嗅觉来检查去除残留物及其麒色

和异味的情况。

?广泛应用于小分子产品(包括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中的活性成分

测定C

液相色谱法

?如活性成分发生降解,HPLC法/UPLC法可能就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