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丝路明珠长安情.pdf
文件大小:291.51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丝路明珠长安情

元和九年深秋,长安城延平门的梧桐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安禄山叛乱虽已平息二十余年,城

门处却依旧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城门口的士兵仔细盘查着每一个过往行人,锋利的眼神在波斯

胡商的银质腰带扣和龟兹乐师的彩绘箜篌上反复扫过。

驼队踏入春明门时,安诺盘陀解开领口绣着联珠纹的翻领胡服,露出脖颈处被粗粝的沙漠风沙

磨出的暗红印记。他瞥见街角新开的胡饼铺子,铜炉里飘出孜然混着羊油的香气,几个粟特孩

童正踮脚张望,头巾上的金铃铛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这场景让他想起敦煌文书里记载的粟特聚

落生活,那些在异乡努力扎根的先辈,此刻仿佛就在眼前。

与此同时,在东市的“波斯邸店”里,石万年正悠闲地坐在铺着波斯地毯的主位上,手中把玩

着一枚西域琉璃珠。他身前的矮几上,摆放着镶银边的漆碗,碗里盛着用葡萄汁和蜂蜜调制的

甜浆,这是粟特人喜爱的饮品。邸店二层传来阵阵琵琶声,几个身着窄袖锦袍的粟特舞姬正在

排练,她们腰间的银链随着舞步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这间邸店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

所,更是粟特人在长安的文化据点。

“掌柜的,西市新开了间香料铺子,掌柜自称是大食国的商人,卖的乳香比咱们的便宜三成。”

伙计的汇报打断了石万年的思绪。他猛地将琉璃珠拍在桌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去查查他

的货从哪来的,敢抢我的生意,得给他点颜色瞧瞧。”说罢,他起身走到墙边的书架旁,那里

摆放着几本用粟特文书写的账本,还有一卷从敦煌带回的文书残页,上面记录着粟特商队的贸

易路线和交易细节。

就在石万年谋划着如何打压竞争对手时,一个身着汉服的粟特女子悄然走进了邸店。阿罗憾今

日特意换上了襦裙,外披一件绣着宝相花的半臂,却仍在发髻间别了枚粟特风格的金步摇。她

目光扫过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货物,胡瓶上精美的浮雕、香料罐上异域风情的纹饰,每一件都诉

说着粟特人的商业智慧。

“这位娘子,可是要买些什么?”伙计殷勤地迎上来。阿罗憾微微一笑,目光在货架上的胡瓶、

香料间流转:“听闻贵店有从波斯运来的织金锦,可否让我一观?”伙计立刻将她引到内室,取

出一匹色彩艳丽的织金锦。阿罗憾轻抚着锦缎,感受着细密的金线在指尖划过,心中却在盘算

着如何套取情报。

阿罗憾一边佯装欣赏织金锦,一边不经意地问:贵店生意如此兴隆,听闻掌柜石万年对敦煌

那边的商路也极为熟悉?我曾听兄长说,敦煌文书里提及,唐贞观年间康国商贸首领康艳典在

沙州居住,还形成了大聚落,不知石掌柜可曾与那边有来往?”伙计愣了一下,警惕地看着

“”

她:娘子怎问起这个,小的不太清楚,只听掌柜说过些敦煌商路艰险,要小心行事。

然而,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暗处的眼线报告给了石万年。石万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决定将计

就计,利用阿罗憾给安诺盘陀设下一个圈套。

夜幕降临,长安城的坊门即将关闭。阿罗憾匆匆离开邸店,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危险之中。

在一条昏暗的小巷里,几个蒙面人突然窜出,将她团团围住。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如

鬼魅般出现,三两下打倒了蒙面人。阿罗憾惊魂未定,抬头一看,竟是石万年的得力手下康

达。

“阿罗憾姑娘,此地危险,我送你回家。”康达的声音低沉而温柔。阿罗憾警惕地看着他,心中

“”

满是疑惑。康达笑了笑:实不相瞒,我也是粟特人,不忍心见同胞受难。在康达的护送下,

阿罗憾安全回到了聚落。此时,聚落里正举行祆教祭祀仪式,祭坛上的圣火熊熊燃烧,粟特人

们围在四周,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平安与丰收。

安诺盘陀得知此事后,心中对石万年的警惕更甚。他深知,在长安这片土地上,想要站稳脚

跟,不仅要靠精明的商业头脑,更要懂得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周旋。他回到住处,翻开一本粟

特文的账簿,上面详细记录着商队的收支情况,还有一些从敦煌文书中摘抄的经商经验,这些

都是粟特人在异乡生存的宝贵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诺盘陀和石万年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他们在丝绸、香料、珠宝等生意上

展开了明争暗斗,双方的邸店常常因为争抢客源而发生冲突。然而,就在两人斗得不可开交

时,一个突发的事件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这一年,长安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粮食价格飞涨,百姓怨声载道。朝廷下令,严禁商人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