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急救与逃生技能培训课件演讲人:日期:
目录245136急救基础知识创伤救护方法心肺复苏技能校园应急体系逃生路线规划培训实施要点
01急救基础知识
常见校园伤害类型6px6px6px包括头部、四肢、关节等部位的伤害。跌倒或撞击伤害如违规使用电器、电线老化等原因导致的触电。触电事故如开水、油、火等引起的皮肤烧伤或烫伤。烧伤或烫伤010302如吃东西时说话、打闹导致的窒息,或异物进入呼吸道。窒息或呼吸道异物堵塞04
急救基本原则与流程判断环境是否安全,避免二次伤害。评估现场安全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报告伤情和地点。拨打急救电话如止血、清洁伤口、包扎等,避免感染。紧急处理伤口如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体征
校园急救包配置标准常规医疗用品急救器材应急药品急救手册如纱布、绷带、创可贴、消毒液、冰袋等。如止血带、夹板、颈托、呼吸面罩等。如抗过敏药、止痛药、消炎药、烧伤喷雾剂等。包含常见急症处理方法、急救流程图等,供急救时参考。
02心肺复苏技能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呼叫急救服务每进行30次心脏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在胸骨下半段进行快速、有力、连续的心脏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心脏按压将患者头转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清理口腔异物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如患者无反应,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并告知患者状况。CPR操作流程分解
儿童心脏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成人则为5-6厘米。心脏按压深度儿童对于急救措施的反应时间通常比成人更短,因此需要更快地进行急救。急救反应时间儿童为每进行30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而成人则是每进行30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3次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010302儿童与成人心肺复苏差异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急救措施需要逐步向成人标准过渡。急救措施调整04
确认AED设备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将AED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贴合。按下AED的分析按钮,等待设备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如AED建议除颤,按下除颤按钮进行除颤操作,除颤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AED设备使用规范确认AED设备贴电极片分析心律进行除颤
03逃生路线规划
紧急疏散标识识别了解疏散指示标志的含义,包括疏散方向、安全出口、避难层等。疏散指示标志认识各类消防器材的标识,如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消防器材标识熟悉应急照明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确保在黑暗中能够迅速找到疏散路线。应急照明设施
安全集合点设置要求远离危险源集合点应远离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源,确保安全。01标识明显集合点应有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牌,便于人员迅速找到。02空旷开阔集合点应选择在空旷开阔的地方,方便人员聚集和等待救援。03通风良好集合点应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烟雾和毒气聚集。04
逃生演练注意事项演练前的准备熟悉逃生路线遵守演练纪律演练后的总结提前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的目的、流程和人员分工。在演练过程中,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要惊慌失措。通过演练熟悉逃生路线,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技巧。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04创伤救护方法
止血与包扎技术分类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等。止血方法包扎方法注意事项环形包扎、螺旋包扎、八字包扎、回返包扎等。避免感染,避免过度紧绷,及时更换敷料。
骨折固定与搬运禁忌夹板固定、就地取材固定、自身固定等。骨折固定方法保持脊柱平直,避免弯曲或扭曲,确保头部和躯干在同一平面上。搬运注意事项随意搬动、牵拉、按摩、热敷等,以免造成二次伤害。禁忌
烧伤/烫伤初步处理立即脱离热源迅速远离火源或高温物体,避免进一步损伤。01冷却处理用冷水冲洗或用冰块冷敷,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水肿。02创面保护用干净的纱布或布类覆盖创面,避免感染,并尽快送医治疗。03
05校园应急体系
应急小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明确每个成员在应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确保责任到人。03包括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保安等人员,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02成员组成应急小组组长通常由校长或副校长担任,全面负责校园应急管理工作。01
报警与信息传递流程校园内应设置紧急报警电话,并确保师生知晓并熟悉使用。报警方式报警内容信息传递报警时应说明应急事件类型、发生地点、规模、人员伤亡情况等。应急小组应迅速将应急信息传递至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及时响应。
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共同应对校园应急事件。协作原则建立校园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流程和责任。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和应急能力。演练与培训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06培训实施要点
分层教学对象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培训对象分为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