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暑防治宣教.pptx
文件大小:3.53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3.57千字
文档摘要

中暑防治宣教

哪一个比较严重??热中暑热衰竭热昏厥热痉挛

热伤害认识与防治热伤害简介个案分析热伤害发生机转热伤害预防、治疗策略

热晕厥成因:在高温下,表面皮肤血管扩张,使供应大脑及身体各部份的血液减少,引致晕厥。症状:晕眩、皮肤湿冷、脉搏减弱。热痉挛成因:高温下、过度运动后,盐份损耗造成的疼痛、不自主肌肉抽搐现象。症状:常发生在小腿、手臂、腹部和背部。4

热衰竭成因:人体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运动,为散热而排出大量汗液,如水份补足不足,将造成脱水现象。症状:头晕、虚弱、恶心、头痛、脸色苍白、皮肤出汗、湿冷、脉搏加快、微弱、视力模糊、姿势性低血压。体温不正常或稍高(40oC)。意识通常清醒,如意识不清则考虑已恶化至中暑。5

中暑热伤害中最为严重,临床上诊断依据1.严重高体温(中心体温40oC)2.中枢神经异常(包括躁动、昏迷、抽搐、昏迷等)分为:1.传统型中暑:是因热排除不良所致。多发生于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者,常在服用一些抑制排汗的药物或利尿剂。2.运动型中暑:是内源性的热产生过多超过排热所致。多发生于健康的年轻人在激烈的劳动或运动(如长途行军)时发生。高机率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导致肾衰竭。6

中心体温4041424338393736疾病严重度热压力HeatCramps热昏厥HeatExhaustion热中暑死亡(oC)热衰竭热痉挛常见有时很少急性热伤害AcuteHeatInjury

个案-12013/4/24入院徐OO、男性23岁。入院前5天,因卫哨交接事宜未依规定,与同袍数十人于午间户外接受交互蹲跳处罚近300下。入院前2天休假返回龙潭家中,因四肢肌肉极为酸痛无力、尿液呈咖啡色,故前来本院急诊室、当时血液CPK值为50万,体温正常。2日后肾脏科门诊,因症状持续且血液CPK值为30万,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医师要求强迫入院治疗。8

徐OO横纹肌溶解症950万30万247

个案-22013-5-27入院5月26日参加马拉松比赛,半途突然昏倒且出现痉挛,被送往署立苗栗医院急诊当时体温测得42度,诊断为热中暑。(当日户外温度38度)经初步急救降温、给水,转入加护病房观察,于3小时后意识恢复体温降至38.5度以下(10,000cc生理食盐水)。5月27日12点转入本院急诊,体温38度、意识清楚,接受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10

萧OO热中个案-32013-7-12入院车辆维修,每天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7月12日下午感恶心、呕吐、身体发热、无法出汗,测得体温超过38.5度,初步降温(吹冷气)仍感头晕、体力不支,故由单位转送本院治疗。下午6点50分送至本院急诊,体温测得38.9度、诊疗为热衰竭,依热伤害到院后处理流程接受迅速降温、静脉水份补充,2小时后降至37.5度。治疗期间又测得体温超过40度,唯排尿量及颜色逐渐正常;病房后续治疗后上午9点体温已降至38.5度以下(水分补充达6000cc)12

赖OO热衰竭1338.9度40.2度

个案4黄OO37岁男性,职业:消防队员。于大溪三民分队接受特别专训,103-6-16上午9点于特训测验举行首项:10公里计时跑步,约7.5公里处意识模糊倒坐于路旁。9:30AM随行的监测官立即予以稳定生命现象:点滴静脉注射、体温超过40度给予降温(腋下冰块、湿毛巾擦拭)。10:15AM到院时体温为39.9度,意识瞻妄,给予镇定剂后立即放置气管内插管呼吸。11:30转送加护病房治疗。

到院后3小时左右体温降到38度,24小时内体温仍处不稳定状态EMTI+II结合医院后续的处置

依严重程度区分16横纹肌溶解症及痉挛可在任何时期出现热衰竭热中暑热晕厥热痉挛

热伤害之生理机转17

Heatexchangemechanisms30oC35oC蒸发传导(对流)气温气温辐射蒸发传导(对流)辐射身体热之排除

获得热散失热 (+)(-)对流传导辐射蒸发中暑代谢环境

多重器官衰竭中暑急性肾衰竭肝脏衰竭脑部水肿昏迷癫痫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候群心脏衰竭休克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肠胃道缺氧出血横纹肌溶解胰脏损伤

近年来热伤害常发生的场合体能测验运动比赛(队庆)救灾行动打靶(行动限制及时间漫长)行军户外修缮(电信维护)22

热伤害预防、治疗策略23

建立正确观念即可有效预防!!

热伤害-基层预防高危险人员名册建立与管制。每日监控:量体温、体重及回报尿颜色。依照危险系数弹性调整操课时间并按表给予充分饮水。巡回演讲、广泛了解症状并相互关心、及早发现。遵照部颁中暑防治标准作业流程执行。25

认清危险因子环境因素同伴竞争”peerpress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