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州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水浒传》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书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科夫的短篇小说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文学常识。逐一分析各点,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左传》是对《春秋》进行阐释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并非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且《国语》长于记言而不长于记事,所以“《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表述有误,这部分内容与史实不符。我国古典小说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水浒传》,它在人物塑造等方面借鉴了史传文学的技巧;《金瓶梅》以平凡人的生活为描写对象,开辟了书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综上,表述不正确的部分符合题干要求。
2、下列哪项成语体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哲学道理?()
A.斗转星移
B.新陈代谢
C.白马非马
D.物极必反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体现事物变化发展、不能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哲学道理的成语的理解。所给题目旨在考查对不同成语所蕴含哲学道理的认识,进而判断哪个成语符合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观点看问题这一哲学道理。其中一个选项体现的是星斗变动位置,这反映出时间的推移和世间的变化,意味着事物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它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不能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哲学道理。另一个选项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强调的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重点在于事物的新旧更替,并非直接体现不能用静止观点看问题。还有一个选项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将白马与马完全对立起来,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与题目所要求的体现事物变化发展的哲学道理不符。最后一个选项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并非体现事物是变化发展、不能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道理。综上,体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哲学道理的选项为体现星斗变动位置的那个选项。
3、客观地叙述、阐释和评价体现了公文语言的()。
A.庄重
B.朴实
C.简明
D.准确
【答案】:A
【解析】公文语言具有庄重、朴实、简明、准确等特点。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郑重、严肃,“客观地叙述、阐释和评价”体现了在表达上的端庄严肃,避免使用随意、轻佻的表述,符合庄重性的要求。朴实强调语言要质朴、实在,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内容,题干中重点并非体现质朴实在;简明要求语言简洁明了,不冗长拖沓,题干描述并非突出简洁这一特点;准确侧重于表达精确无误,题干没有更直接体现精确这方面的含义。所以“客观地叙述、阐释和评价”体现了公文语言的庄重。
4、一份公文区别于其他公文最强的特指性标识是()
A.发文字号
B.公文标题
C.发文机关
D.公文文种
【答案】:A
【解析】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在某一年度内所发各种不同文件总数的顺序编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它是一份公文区别于其他公文最强的特指性标识,每一个发文字号对应一篇特定的公文,具有唯一性。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虽然能体现公文的主要内容,但不同公文可能会有相似的标题。发文机关是制发公文的机关,多个公文可能由同一个发文机关制发。公文文种是用来表明公文的性质、适用范围和作者职能权限以及制发公文目的要求的。同一文种可用于多份公文。因此,能最强体现一份公文特指性的是发文字号。
5、“请领导批示”这句话适用于()。
A.通知
B.报告
C.函
D.请示
【答案】:D
【解析】“请领导批示”这句话适用于需要上级给予明确指示或批准的公文。通知主要是用于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一般不需要领导批示。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通常是让领导了解情况,不需要领导专门批示。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一般不涉及领导批示。而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上级领导的批示,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所以“请领导批示”适用于请示。
6、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后,派遣两名专业管理人员前往乙公司任职,这两名管理人员主要致力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