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07.1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62千字
文档摘要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一课。

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本课引领开启本单元的学习,

对后面3课学习内容起概括作用。本课按照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地安

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观察图片思考造房子

所需的材料,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所谓“天然材料”指的是直接来自大自

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

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都属于人造材料,如纸、玻璃、塑料等。第二部分区分天

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身边具体物品的比较,如校园里的树、课桌、书包、文

具、衣服等,发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根本区别在于产生方式和自身性能的不

同。组织学生动手实验,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浸一浸、烧一烧等方式比较棉花

和晴纶棉,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初步感知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性。

第三部分是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将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形成人造物,体

会到性质决定用途,进一步了解材料和物品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一个阅读活

动,通过阅读了解物品中使用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旨在树立保护环

境资源的观念,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

3.树立保护环境资源的观念,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

难点:1.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多、少的原因。

【教学准备】

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

1.出示房子图片,思考建房所需材料。

提问:你知道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吗?

2.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教师出示图片:木材、钢筋、砂石、水泥等。

3.揭示概念:

(1)天然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材、棉花、羊毛等,它们属

于天然材料。

(2)人造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

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

料。

[意图解析:通过观察图片思考造房子所需的材料,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通过师生间、间的谈话和提问,揭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

二、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活动一:给周围的物品分类

要求:调查一下你书包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它属于天然材料还

是人造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物品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是否天然材料(是的打勾)

[意图解析:通过调查身边的常见物品,从熟悉的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基础上,会正确区分物品的材料种类,初步

感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差别。]

2.活动二:比较棉花和晴纶棉的异同

(1)提问: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两种东西,你能区分它们是什么材料么?

(棉花:天然材料;腈纶棉:人造材料)

(2)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区分开?

(方法指导:看一看、摸一摸、浸一浸、烧一烧)

(3)学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方法我的发现

(4)小结:棉花比晴纶棉吸水性好。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有烧纸张的

气味,燃烧后有灰烬;腈纶棉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有黑色固体物质残

留。

[意图解析: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让学生直观感知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

同,比较出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不同特性。]

三、将天然材料加工成人造物

1.看图片,了解:

(1)木材可以加工成纸。

(2)砂粒可以加工成玻璃。

(3)石油可以加工出塑料。

2.思考: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各有什么利弊?

【意图解析】通过阅读了解人造物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