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诊断学实验指导(最全).doc
文件大小:7.52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48万字
文档摘要

1

诊断学实验指导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

2

目录

见习一常见病状问诊 (1)

见习二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2)

见习三胸廓及肺脏检查 (5)

见习四呼吸系统临床(1) (10)

见习五呼吸系统临床(2) (11)

见习六正常循环系统检查 (13)

见习七循环系统临床(1) (18)

见习八、九循环系统临床(2、3) (20)

见习十腹部及泌尿系统检查 (21)

见习十一腹部及泌尿系统临床 (26)

见习十二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检查 (27)

见习十三病历缩写及诊断方法 (32)

见习十四心电图测量法及正常心电图 (40)

见习十五异常心电图(1) (45)

见习十六异常心电图(2) (46)

3

一常见症状问诊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症状之问诊方法。

(二)认识常见症状,复习其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三)学习病历书写(病史部分)。

(四)了解医院病房情况及其工作程序。

二、方法

(一)在病房对指定病人进行问诊及望诊,由一位学生担任主问,

其余聆听并作简要记录。

(二)讨论及小结。

(三)教师介绍医院病房情况及其工作程序。

三、用具

白工作衣、帽、口包、笔记本。

四、内容

(一)病史采集

l、收集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民族、住址、入院日期、病历记录日期、病史提供者、可靠程序。

2、详细询问现病史:

(1)发病日期及起病情况。

(2)发病原因或诱因。

(3)主要症状的特点、发生及演变过程。

(4)伴随症状的表现。

(5)诊疗经过。

(6)病程中一般情况:包括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

3、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

(二)整理采集所得资料,注意是否完整,分析其可靠性。

(三)病历编写:按住院病历(完整病历)格式书写一份病史(参阅实习十三)。

(四)通过问诊及望诊,认识常见的主要症状,如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发柑、咳嗽与咳痰、咯血、水肿、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等之特征。包括收集方法及其内容。病史可启发病人自述,但不应采用审问式或暗示式提问。

4

二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的顺序、内容和方法,认识其正常状态和特征。

(二)了解常见的异常状态和头颈部体征的临床意义。

(三)叩诊法练习。

二、方法

(—)头颈部检查方法及叩诊法示教。

(二)学生分组互相练习,并写出检查记录。

(三)讨论及小结。

1、叩诊手法及头颈部检查方法操作评议。

2、常见异常状态和头颈部体征临床意义讨论。

(四)观看体检录像头颈部检查部分。

三、用具

电筒、压舌板、血压计、棉签、体温计、软尺、叩诊槌。

四、内容

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2、一般状态

(1)发育和营养状态:发育状态通常以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要具体描述)。判断结果以“正常”、“不正常”(包括超前或迟缓)记录之。营养状态分为:良好、

中等、不良。良好者面色红润光泽,皮下脂肪丰满有弹性,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平坦,肌肉结实丰满。不良者皮肤干燥无华,弹性减退,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驰无力,双手向前平举时全部肋骨附着部均明显突出。(极度消瘦、营养不良、舟状腹等营养状态称“恶病质”)。中等介于两者之间。

(2)体位:如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变换体位、角弓反张等)等。

(3)面容:健康面容、急性病容、重危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甲亢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满月面容等。

(4)表情:如安静、烦躁、愉快、痛苦、谈漠、激动、惊愕等。

(5)意识状态:如清醒、嗜睡、模糊、谵妄、昏睡、昏迷等。

(6)步态:如步态自然、蹒跚步态、慌张步态、醉酒步态等。

(二)皮肤和粘膜:弹性、湿度、出汗、颜色(发红、苍白、发坩、黄染、色素沉着或脱失)、皮疹、皮下出血(出血点、紫癜、瘀班、血肿)、蜘蛛痣、肝掌、脱屑、瘢痕、溃疡、毛发(乌黑、斑白、毛发脱落、毛发增多、毛发分布状态)、指甲变形、皮下脂肪(菲薄、丰满、中等)、浮肿等。

(三)淋巴结:依序检查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前、颌下、颈后、锁骨上窝、腋下、滑车上、腹股沟、胭窝等部位之淋巴结。肿大时应记录部位、大小、数目、硬度、触痛、活动度、

5

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瘘管、疤痕、红肿、波动等。

(四)头部及其器官

1、头颅:形状(正常或畸形)、大小、凹陷、肿块、不自主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