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甲亢诊疗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术中护理配合
03
术后基础护理
04
并发症防控
05
康复指导方案
06
质量监控体系
01
甲亢术前护理
01
甲亢术前护理
PART
甲状腺功能评估与诊断
了解患者甲亢病程、症状轻重、有无并发症等,为手术和麻醉提供参考。
详细询问病史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测定患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如甲状腺超声、CT或MRI等,了解甲状腺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术前碘剂用药指导
注意事项
碘剂可引起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同时,碘剂可加重甲亢症状,需权衡利弊使用。
03
通常术前两周开始服用碘剂,每日剂量根据病情调整,直至手术前一天。
02
用药方法
碘剂作用
碘剂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减轻甲状腺充血,有利于手术进行。
01
通过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气道受压程度,制定相应的麻醉和手术方案。
气道受压风险检查
评估气道受压程度
对于存在气道受压的患者,需提前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呼吸困难。
术前准备
在手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气道受压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术中监测与管理
02
术中护理配合
PART
麻醉协同管理要点
麻醉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保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稳定。
01
麻醉药物剂量
严格掌握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避免过量或不足,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02
麻醉苏醒期管理
密切观察患者麻醉苏醒期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03
颈过伸体位维护
将患者头部置于特制的颈过伸体位架上,保持颈部伸展,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体位摆放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进程和需要,适时调整患者的体位,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体位调整
使用固定带或沙袋等工具,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体位稳定,避免移动或晃动。
体位固定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术中生命体征数据和异常情况,为术后评估和总结经验提供依据。
03
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异常或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02
异常情况处理
监测指标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
01
03
术后基础护理
PART
颈部切口护理标准
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切口,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感染。
切口清洁
切口疼痛管理
切口愈合监测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或其他疼痛管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表现,及时处理。
发音与吞咽评估
发音评估
观察患者发音是否清晰,有无声音嘶哑或失音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01
吞咽评估
观察患者吞咽是否顺畅,有无呛咳或吞咽困难等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饮食调整或采取相应措施。
02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预防呼吸道感染。
03
引流管管理规范
引流管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脱落或受压,确保引流通畅。
引流液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引流袋更换
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系统的清洁和无菌状态,防止感染。
拔管指征评估
根据引流情况评估拔管指征,及时拔除引流管,减轻患者不适。
04
并发症防控
PART
甲状腺危象识别流程
早期识别
及时处理
密切观察
出现高热、脉快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等应想到甲状腺危象可能,应立即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明确诊断。
在甲亢治疗过程中,尤其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的1-2周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甲状腺危象的征兆。
一旦确诊为甲状腺危象,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包括降低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等,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喉返神经损伤预防
术前评估
精细操作
术中监测
术后观察
术前常规进行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状态,以便在术中更好地保护喉返神经。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仔细辨认喉返神经,避免误伤,操作应精细、准确。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采用神经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喉返神经的功能状态,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声音变化及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喉返神经损伤。
在手术前后,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低钙血症的早期症状包括口唇、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血钙检查以明确诊断。
确诊为低钙血症后,应迅速给予钙剂治疗,如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同时监测血钙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针对低钙血症的病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