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囊使用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CATALOGUE
02
操作前准备
01
设备概述
03
核心操作流程
04
特殊情况处理
05
使用后处置
06
培训与考核
设备概述
01
呼吸器囊
由面罩、单向阀门和储气囊组成的呼吸辅助装置。
01
单向阀门
可防止气体逆流,确保每次挤压向患者肺部输送气体。
02
储气囊
用于储存氧气或空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通气量。
03
氧气接口
可与氧气供应设备连接,提高氧气浓度。
04
基本结构与功能
适用场景与禁忌症
心肺复苏、急救、呼吸衰竭、窒息等紧急情况下使用。
适用场景
呼吸道阻塞、气胸、严重肺水肿等情况下禁止使用。
禁用场景
婴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需特别谨慎。
慎用场景
挤压气囊,检查单向阀门是否有效。
检查单向阀门是否通畅
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确保与面部紧密贴合。
检查面罩是否合适
01
02
03
04
将气囊充气后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
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密,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
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
操作前检查标准
操作前准备
02
环境安全评估
清理环境
确保操作现场无杂物,避免干扰和污染。
01
通风良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氧气充足。
02
光线充足
确保光线明亮,便于观察患者和设备的状态。
03
患者体位调整
肢体放松
确保患者四肢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03
适当抬高患者头部,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02
头部后仰
仰卧位
患者仰卧于平整的床面或地面上,头部处于自然位置。
01
设备连接规范
确保呼吸器囊完好无损,各部件连接紧密。
检查设备
将氧气管连接至呼吸器囊的氧气入口,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连接氧气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调节呼吸器囊的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调节压力
核心操作流程
03
单手固定法
用非主力手将面罩紧扣在患者的口鼻部并固定,确保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双手固定法
双手均用于将面罩紧扣在患者的口鼻部,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压面罩边缘,确保面罩不漏气。
面罩固定手法
气囊挤压频率控制
01
挤压频率
每次呼吸时挤压气囊一次,频率与患者的呼吸节律一致,以保持稳定的通气。
02
挤压力度
挤压气囊时的力度应适中,既要保证气体进入肺部,又要避免过度挤压导致气体逸出。
观察患者胸部是否随着气囊的挤压而起伏,以判断气体是否进入肺部。
胸部起伏
通过听诊器听诊患者的呼吸音,判断通气是否顺畅,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呼吸音。
呼吸音听诊
01
02
通气效果观察
特殊情况处理
04
气道阻塞应对方案
立即检查
采取适当体位
使用急救器材
寻求专业救援
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排除阻塞物,确保氧气能够顺畅进入肺部。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分泌物自然流出,同时保持颈部伸展,打开气道。
如吸引器、氧气面罩等,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清理口腔
用纱布或毛巾等物品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误吸。
清理鼻腔
使用吸引器或棉签等工具清理患者鼻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更换衣物
如患者衣物被污染,应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避免患者受凉或感染。
观察患者情况
清理呕吐物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患者呕吐物清理
定期检查简易呼吸器囊各部件是否完好,发现故障及时更换或修理。
如遇设备故障无法使用,应立即使用其他替代设备进行通气,如口对口人工呼吸等。
遇到设备故障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将患者情况告知并做好配合工作。
设备故障应急措施
检查设备
紧急替代
保持冷静
呼叫救援
使用后处置
05
设备拆卸与消毒
拆卸零部件
将呼吸囊的零部件如阀门、面罩等逐一拆卸,并进行清洗和消毒。
03
使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对呼吸囊进行全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02
消毒呼吸囊
拆卸呼吸囊
使用后立即将呼吸囊从患者身上拆下,确保患者安全。
01
患者状态记录
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等基本信息。
记录患者信息
记录使用呼吸囊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等。
记录使用效果
如患者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或相关人员。
报告异常情况
耗材补充要求
补充呼吸囊
检查呼吸囊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漏气,应及时更换。
01
补充面罩
检查面罩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02
补充其他耗材
检查并补充其他易耗品,如阀门、呼吸管道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03
培训与考核
06
模拟训练方法
练习将简易呼吸器各部分正确组装,确保设备在使用前处于完好状态。
呼吸器组装训练
呼吸技巧模拟
应急情况处理
模拟正常呼吸、深呼吸、急促呼吸等不同呼吸状况,掌握使用呼吸器时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