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物品分类标准与管理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场景适配分类
01
基础分类原则
03
物资标准化要求
04
特殊场景物资
05
管理维护标准
06
配套支持体系
01
基础分类原则
按用途划分(生命支持/外伤处理/消毒防护)
生命支持类
呼吸机、除颤器、心脏按压器等设备,以及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急救药品。
01
外伤处理类
止血带、绷带、夹板、消毒液、抗菌药膏等用于止血、包扎、固定和预防感染的物品。
02
消毒防护类
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消毒喷雾等用于保护施救者和患者免受感染或污染的防护用品。
03
按紧急程度分级
三级急救物品
用于进一步处理伤口、预防感染或提供舒适感的物品,如消毒液、抗菌药膏、纱布等。
03
对稳定患者病情、防止进一步伤害具有重要作用的物品,如止血带、绷带、夹板等。
02
二级急救物品
一级急救物品
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的物品,如呼吸机、除颤器等设备,以及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01
按专业与通用类型区分
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使用的物品,如呼吸机、除颤器等医疗设备,以及专业药品。
专业急救物品
普通人员即可使用、操作简单的物品,如绷带、止血带、消毒液、纱布等。
通用急救物品
02
场景适配分类
家庭急救物资配置
常见药品
感冒药、止痛药、消炎药、抗过敏药、止泻药、心脏病急救药等。
医疗器械
急救手册和紧急联络卡
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创可贴、消毒纱布、医用胶带、剪刀、镊子等。
包括急救指南、家庭成员紧急联络方式和医疗急救电话等。
1
2
3
户外急救包配置
药品
止血药、止痛药、抗过敏药、防蚊虫叮咬药、消炎药、电解质补充剂等。
01
器械
创可贴、消毒纱布、医用胶带、绷带、止血带、剪刀、镊子、多功能救生刀等。
02
防护用品
手套、口罩、眼罩、救生毯等。
03
生存工具
火种、指南针、手电筒、哨子、紧急信号镜等。
04
医疗机构急救设备
6px
6px
6px
心电图机、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超声诊断仪等。
诊断设备
各种型号的手术器械、气管插管、颈托、脊柱板、担架等。
急救器材
呼吸机、除颤器、起搏器、输液泵、吸引器等。
治疗设备
01
03
02
心肺复苏药物、止血药、镇痛药、抗过敏药、解毒药等。
急救药品
04
03
物资标准化要求
国际认证器械清单
包括呼吸机、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急救箱等,需符合国际医疗设备质量标准。
医疗设备
如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刀片、缝合针等,需通过ISO等国际认证。
一次性耗材
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需符合国际药品生产标准。
急救药品
有效期管理规范
建立物资有效期管理档案,每月对物资进行检查,确保物资在有效期内。
定期检查
标识清晰
先进先出
物资外包装上应清晰标注有效期,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识别。
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物资在有效期内使用,避免浪费。
无菌存储条件说明
存储环境
物资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01
灭菌处理
对于需要灭菌处理的物资,应按照灭菌程序进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02
包装规范
物资应使用无菌包装或进行无菌封装,防止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被污染。
03
04
特殊场景物资
交通事故急救配置
通讯设备
无线通讯装置、应急手电筒、哨子等。
03
如颈椎固定器、脊柱固定板、担架、救生圈等。
02
紧急救援装备
急救箱
包括消毒纱布、绷带、止血带、医用剪刀、手术刀片、镊子、急救手册等。
01
防灾头巾、防尘口罩、紧急避难帐篷、睡袋、防水背包等。
生存装备
多功能救生锤、救生绳、锯子、铲子、灭火器等。
救援工具
广谱抗生素、止痛药、止血药、防蚊虫叮咬药膏、晒伤药等。
急救药品
自然灾害应急套装
心脑血管急救专项
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等。
常用急救药品
急救器材
急救操作指南
心电监测仪、除颤器、氧气瓶、吸痰器、血压计等。
包括心肺复苏、心电监测、紧急用药等操作流程。
05
管理维护标准
定期检查更新机制
检查急救物品的有效期
检查所有急救物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所有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及时更换过期物品。
02
04
03
01
检查急救物品的数量
核对急救物品的数量是否与清单上的数量相符,确保物品齐全。
检查急救物品的完好性
检查急救物品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霉变等情况,确保物品能够正常使用。
更新机制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更新急救物品,确保急救箱内的物品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消耗品补充流程
消耗品清单
消耗品入库
消耗品采购
消耗品领用
制定消耗品清单,明确每种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方便管理和补充。
根据消耗品清单及时采购所需的消耗品,确保急救箱内的物品始终保持充足。
采购的消耗品需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确保物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领用消耗品时需登记领用日期、数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