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尿毒症急救与护理.pptx
文件大小:4.1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72千字
文档摘要

尿毒症急救与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03

急性期急救措施

04

日常护理要点

05

长期管理方案

06

预防与教育

01

疾病基础概述

01

疾病基础概述

PART

定义与病因分析

尿毒症是指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代谢产物、毒素和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病症的慢性肾脏疾病。

定义

尿毒症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肾脏逐渐受损,最终发展成尿毒症。

病因分析

病理生理机制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当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引发各种病症。

代谢废物蓄积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内分泌失调

尿毒症会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这些紊乱会对神经、肌肉、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尿毒症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如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失调会导致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

尿毒症的发病率因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异。据统计,我国尿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发病率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等都是尿毒症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高危人群

01

02

发病率与高危人群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PART

典型症状识别

尿量改变

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或夜尿增多,尿量变化是尿毒症最早和最显著的症状之一。

02

04

03

01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由尿毒症毒素刺激胃肠道所致。

电解质紊乱

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其中高钾血症可危及患者生命。

心血管系统症状

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尿毒症毒素可致心肌损害和电解质紊乱,引发心血管系统症状。

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明显升高,反映肾脏排泄功能受损。

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等电解质水平异常,其中高钾血症最常见。

尿毒症患者常出现酸中毒,表现为血pH值降低,HCO3-浓度下降。

血红蛋白降低,出现肾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可能增高,反映体内存在感染。

实验室检查指标

肾功能指标

电解质检查

酸碱平衡检查

血常规检查

影像学辅助诊断

超声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肾脏B超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判断尿毒症病因和肾脏损害程度。

肾动态显像可了解肾脏血流灌注、肾功能和尿路梗阻情况,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有助于发现肾脏病变、尿路梗阻和结石等,但价格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对肾脏病变的显示效果较好,可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价格较贵,操作复杂。

03

急性期急救措施

PART

电解质紊乱处理

纠正低钙血症

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口服钙剂等方式,提高血钙水平。

03

采取降低血钾的措施,如使用排钾利尿剂、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调整饮食等。

02

纠正高钾血症

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

特别关注血钾、血钠、血钙等指标,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01

高血压危象控制

采用静脉注射降压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迅速降压

严格限制水、钠摄入,减轻容量负荷,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水盐摄入

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监测血压变化

心肺功能支持方案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吸痰、吸氧等措施,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01

心脏功能支持

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

02

肺功能保护

注意保持肺部通气,预防肺部感染,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式辅助呼吸。

03

04

日常护理要点

PART

饮食管理规范

蛋白质摄入

盐分控制

钾和磷的摄入

热量摄入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肾脏负担,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瘦肉和蛋类等。

限制盐分的摄入,避免水肿和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情况,限制钾和磷的摄入,以维持血钾和血磷的平衡。

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饮水量

严格控制患者的饮水量,避免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01

饮用方式

鼓励患者分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02

饮食水分

计算食物中的水分,并将其计入每日的液体摄入量中。

03

尿量监测

记录患者的尿量,以便及时调整饮水和药物剂量。

04

液体摄入监测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液和皮肤护理产品。

避免刺激

对于皮肤瘙痒的患者,采取适当的止痒措施,避免抓伤皮肤。

瘙痒处理

01

02

03

0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皮肤清洁

使用适当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燥和脱屑。

皮肤保湿

皮肤护理策略

05

长期管理方案

PART

按照医生建议的频率和时间进行透析,以保证透析效果。

规律透析

透析治疗配合事项

透析后需留院观察,注意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透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