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急救知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急救操作流程
01
识别与初步评估
03
医疗介入措施
04
特殊人群注意
05
后续护理要点
06
预防与教育
01
识别与初步评估
判断意识状态标准
评估循环状况
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检查心跳情况,同时观察口唇、甲床等末梢循环状况。
03
仔细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判断是否有自主呼吸。
02
检查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反应
轻轻拍打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眨眼、移动等反应。
01
环境安全确认步骤
迅速检查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对患者构成威胁的危险源,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
排除危险源
确保所处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由于环境密闭导致患者缺氧。
保持通风
将患者置于平卧位或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稳定患者体位
紧急呼救流程
拨打急救电话
发现患者昏迷,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
01
报告患者情况
向急救人员简要说明患者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循环状况等。
02
等待急救人员到场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03
02
急救操作流程
判断患者意识
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
如患者无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患者情况。
基本生命支持(BLS)要点
检查呼吸与心跳
仔细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同时触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
进行胸外按压
如患者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体位管理方法
避免过度扭曲
在搬运或转移患者时,保持患者身体平直,避免过度扭曲或弯曲。
03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采用复苏体位(稳定侧卧位),确保身体处于稳定状态。
02
复苏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
01
防止窒息措施
迅速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清理呼吸道
使用呼吸道辅助工具
观察呼吸状况
如有必要,使用呼吸道辅助工具(如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等)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
在急救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如发现呼吸异常或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03
医疗介入措施
急救药物使用规范
肾上腺素
在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下,可迅速提高患者血压和心率。
01
阿托品
用于解除有机磷中毒导致的痉挛和分泌增多,以及某些心律失常。
02
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药,用于减轻患者疼痛和神经兴奋,以便进行其他治疗。
03
洛贝林
呼吸兴奋药,可用于中枢抑制性药物中毒和呼吸衰竭的急救。
04
呼吸机
在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功能衰竭时,提供必要的氧气支持。
心电监护仪
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气管插管
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便于吸痰和进行机械通气。
输液泵
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确保药物和液体能够准确、持续地进入患者体内。
辅助器械应用场景
转运医院标准
具备专业急救团队
快速响应机制
先进医疗设备
包括医生、护士和急救驾驶员,确保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转运车辆应配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先进医疗设备,以便随时进行紧急救治。
建立完善的转运流程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转运指令后能够迅速出发,并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转运至目标医院。
04
特殊人群注意
儿童昏迷急救差异
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新陈代谢旺盛,易发生急性中毒或疾病。
生理特点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实施基本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急救措施
避免盲目给予药物或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孕妇急救避让原则
生理变化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肺功能负担增加、血压升高等。
01
急救措施
孕妇发生昏迷时,应迅速采取侧卧位,确保呼吸道畅通,避免胎儿缺氧。
02
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搬动孕妇,避免剧烈摇晃或震动,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03
老年人潜在风险提示
慢性疾病
药物反应
急救措施
注意事项
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易导致昏迷。
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易发生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
老年人昏迷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实施基本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畅通等。
避免给予过多药物或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误吸。
05
后续护理要点
苏醒后观察指标
6px
6px
6px
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确保平稳。
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否恢复,包括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活动等。
神经功能
观察患者是否完全苏醒,有无再次陷入昏迷的迹象。
意识状态
01
03
02
观察患者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判断其意识恢复程度。
疼痛刺激反应
04
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