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妊高症的麻醉管理要点.pptx
文件大小:2.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74千字
文档摘要

妊高症的麻醉管理要点

演讲人:

日期:

06

术后监护与随访

目录

01

疾病概述与病理生理

02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03

麻醉方法选择策略

04

术中管理核心环节

05

并发症防治措施

01

疾病概述与病理生理

妊高症定义与诊断标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妊高症定义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并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诊断标准

病理生理变化对麻醉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肝肾功能

神经系统

妊高症患者血管阻力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麻醉时易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增快等问题。

妊高症患者肺水肿、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增加,麻醉时易发生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问题。

妊高症患者肝肾功能受损,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麻醉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导致药物中毒或术后苏醒延迟。

妊高症患者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发生率增加,麻醉时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出血、脑血栓等。

重度子痫前期特殊风险

脑血管意外

肾功能衰竭

心功能衰竭

凝血功能障碍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发生率明显增加,易导致脑出血、脑血栓等脑血管意外。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易导致心功能衰竭。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血流量减少,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现产后出血等问题。

02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心血管系统

评估心脏功能,观察有无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或损伤表现。

呼吸系统

评估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或减慢,以及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

肝脏和肾脏

评估肝肾功能,了解有无黄疸、水肿、蛋白尿以及凝血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

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观察有无意识障碍、抽搐、昏迷以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母体重要器官功能评估

胎心率

胎动情况

胎儿生长情况

羊水量

持续监测胎心率,了解胎儿是否有宫内窘迫或胎盘功能不良。

评估羊水量是否正常,排除羊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观察胎动频率和强度,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活动情况。

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发育情况,以及有无生长受限。

胎儿状态监测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分级

根据患者病情及麻醉危险性,将患者分为五类,作为麻醉和手术风险的重要参考。

ASA分级

评估患者是否有麻醉药物过敏史、气道梗阻、困难插管等风险。

麻醉并发症风险评估

评估麻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对母亲乳汁分泌的影响,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03

麻醉方法选择策略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与禁忌

6px

6px

6px

妊高症患者椎管内麻醉适用于分娩镇痛、无痛分娩和剖宫产手术等。

适应证

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相对禁忌症

严重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形、局部感染等。

禁忌症

01

03

02

高龄产妇、有椎管内麻醉史或腰椎手术史的患者。

慎用情况

04

全身麻醉实施要点

麻醉诱导

选择对母婴影响小、起效快的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

01

麻醉维持

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瑞芬太尼、七氟烷等,并控制药物剂量和输注速度。

02

监测与调控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呼吸、循环和神经肌肉功能等指标,确保母婴安全。

03

麻醉苏醒

尽快苏醒,减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注意保温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04

联合麻醉方案对比分析

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

可发挥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点,提高麻醉效果,但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水平。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全麻药物用量,降低对胎儿的影响,但可能增加低血压和局麻药中毒的风险。

腰麻+硬膜外麻醉

腰麻起效快、效果确切,但作用时间较短;硬膜外麻醉可延长麻醉时间,但起效较慢,两者联合使用可取长补短。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可避免静脉用药对胎儿的直接影响,但可控性较差,需要更高的麻醉技术和管理水平。

04

术中管理核心环节

血流动力学控制目标

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确保重要器官灌注。

维持血压稳定

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心动过速或过缓。

心率管理

通过监测尿量等指标,评估心输出量是否充足。

心输出量监测

液体管理平衡原则

监测指标

包括中心静脉压、血容量等指标,确保液体平衡。

03

根据手术失血、液体丢失和第三间隙液体转移等情况,合理补充液体。

02

量出为入原则

晶体液与胶体液平衡

合理搭配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避免过多或过少的输注。

01

紧急情况预警信号

血压异常波动

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01

心率失常

心率过快或过缓,应及时调整麻醉深度或应用药物纠正。

02

呼吸异常

出现呼吸频率、深度或节律异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