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联系和发展的问题
C.质变和量变的问题
D.运动和静止的问题
答案:A
2.下列哪位哲学家属于古希腊哲学家?()
A.康德
B.黑格尔
C.苏格拉底
D.笛卡尔
答案:C
3.中国古代哲学中“道”的概念最早由()提出。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B
4.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的哲学派别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5.“存在即被感知”是()的观点。
A.贝克莱
B.休谟
C.康德
D.黑格尔
答案:A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古希腊哲学
答案:A
7.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答案:C
8.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的内心体验
D.主体的感觉
答案:A
9.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人口因素
D.地理环境
答案:B
10.人生的价值在于()。
A.索取
B.奉献
C.享受
D.拥有财富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有()。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阶级性
答案:ABCD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有()。
A.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具有直观性
C.具有猜测性
D.缺乏科学依据
答案:ABCD
3.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吾心即是宇宙
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心外无物
答案:ACD
4.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因果联系规律
答案:ABC
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C.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答案:AC
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ABCD
7.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政治法律制度
B.政治法律思想
C.社会风俗习惯
D.宗教
答案:ABD
8.下列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艺术创作
答案:ABC
9.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C.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D.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答案:AB
1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人的自然属性
C.人的社会属性
D.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答案:A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错误
2.所有的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正确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正确
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答案:错误
5.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答案:正确
6.真理是绝对的,没有相对性。()
答案:错误
7.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案:正确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正确
9.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世界。()
答案:错误
10.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革命性在于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变革现实、推翻旧世界的思想武器。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