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AutoCAD入门到精通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一、工作任务及分析本传动拐臂属于叉杆类零件,拐臂主要由三个呈75°夹角分布的圆筒及其连接部分构成。此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应尽量表达出各组成部分的主要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使其中某一部分平行(垂直)于基本投影面(如本例中将短臂水平放置);其余部分倾斜于基本投影面,采用斜视图及倾斜剖切的断面图进行进一步表达。图3-2-1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二、实践操作步骤(一)启动AutoCAD2024,并打开样板双击桌面图标,启动AutoCAD2024。系统将自动按设定样板打开。(二)绘制主视图1、绘制水平分支中心线1)打开“正交”、“对象捕捉”(样板默认),将中心线图层置为当前图层。2)绘制60长的水平中心线。3)在第一条中心线两端各绘制一条长度分别为35mm、45mm的铅垂中心线。4)利用夹点编辑的方法,将第一条中心线左端向左延伸17mm,右端向右延伸22mm。参见图3-2-2。图3-2-2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2、绘制水平分支图形1)将轮廓线图层置为当前图层,依次绘制左端的圆φ12、φ25及右端的圆φ20、φ23、φ35共五个圆。2)绘制连接部分上下轮廓线:启动“直线”命令,键入“tan”并回车(捕捉切点),移动光标到圆φ25上边沿(此时圆上出现切点捕捉标记)单击;移动光标到圆φ35上边沿,再次键入“tan”后回车,在圆上出现切点捕捉标记时单击并回车,画出上边的轮廓线。参见图3-2-3。3)以同样方法画出下边的轮廓线(也可以使用“镜像”命令绘制)。4)单击“偏移”按钮,启动“偏移”命令。将左侧铅垂中心线分别向两侧偏移2.5mm,画出两条辅助线。图3-2-35)将“细虚线”图层置为当前图层,启动“直线”命令,分别捕捉辅助线(偏移中心线)与两圆的交点,画出锥销孔(因锥度很小,简化画为两条平行线)。6)删除辅助线。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7)调整线型比例(疏密程度):分别选取锥销孔的四条直线,单击选择“修改”“特性”菜单,调出“特性”对话框,将“线型比例”修改为“0.5”,参见图3-2-4,回车并单击对话框退出按钮“×”退出对话框,完成修改。修改前后的图形变化参见图3-2-5。图3-2-4图3-2-5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3、绘制倾斜分支图形1)旋转水平分支:在默认工具栏中单击“旋转”按钮,启动“旋转”命令。以“窗口”方式选择全部图形后右击;在“指定基点”提示下移动光标捕捉圆φ35圆心单击;键入“-15”(顺时针旋转角度为负值),回车。2)绘制中心线:a)将“中心线”图层置为当前图层,启动“直线”命令,捕捉圆φ35圆心单击,在打开“正交”的状态下输入“100”回车一次,画出第一条中心线。b)向右移动光标,输入“35”回车两次,画出第二条中心线。用夹点编辑的方法将点划线的中点移动到第一条中心线上端点处。按“Esc”键退出(清除夹点)。如图3-2-6。图3-2-6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c)单击第一条中心线,该线上出现三个夹点。单击上端点夹点并向上移动光标,键入“17”并回车,将第一条中心线向上延伸17mm。再单击下端点夹点并向下移动光标,键入“22”并回车,将第一条中心线向下延伸22mm。按“Esc”键退出。3)绘制轮廓线:a)将轮廓线图层置为当前图层,启动“圆”命令。依次绘制上端圆φ12、φ25。参见图3-2-7a。图3-2-7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b)绘制连接部分左右轮廓线:启动“直线”命令,键入“tan”并回车(捕捉切点),移动光标到圆φ25左侧轮廓线(即切点的大致位置,此时圆上出现切点捕捉标记)上单击;再次键入“tan”后回车,移动光标到圆φ35左边沿,在圆上出现切点捕捉标记时单击并回车,画出连接部分左侧的轮廓线。使用“镜像”命令画出右侧的轮廓线。参见图3-2-7b。c)绘制连接部分圆角:在默认工具栏中单击“圆角”按钮,键入“R”回车,再键入“10”回车;移动光标分别在两分支相交轮廓线上交点附近外侧单击,完成外侧R10圆角绘制。参见图3-2-7c。图3-2-7
任务二绘制叉架类零件图4)绘制销孔φ5:a)单击“偏移”按钮,启动“偏移”命令。将第二条中心线分别向上、下各偏移2.5mm,画出两条辅助线。参见图3-2-8a。b)将“细虚线”图层置为当前图层,启动直线命令。借助辅助线绘制销孔虚线轮廓,完成后删除辅助线。参见图3-2-8b。c)修改虚线线型比例为0.5。参见图3-2-8c。abc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