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2024年基础考试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四级题库完整版附答案(答案在末尾).docx
文件大小:21.56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7.3千字
文档摘要

2023-2024考核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二级试题及答案完整版(答案在末尾)

一、单选题(80题)

1.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结果可以用于哪种设计应用?()

A.建筑设计B.产品设计C.工业设计D.全部上述应用?

2.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结果可以用于哪种分析?()

A.表面分析B.动态分析C.强度分析D.全部上述分析?

3.下列对于3D打印特点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对简单性无敏感度,只要有合适的三维模型均可以打印?

B.对材料无敏感度,任何材料均能打印?

C.适合制作少量的共性化定制物品,对于批量生产优势不明显?

D.虽然技术在不断改善,但强度与精度与部分传统工艺相比仍有差距?

4.数据采集时,假如物体表面粗糙,最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A.数据丢失B.噪声增加C.扫描时间延长D.数据拼接困难?

5.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扫描结果可以用于哪种应用?()

A.3D打印B.航空航天C.反向工程D.全部上述应用?

6.增材制造在将来的进展方向不包括?()

A.智能化B.云端化C.批量生产D.共性化制造?

7.使用增材制造技术打印医疗植入物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

A.打印速度B.材料的生物相容性C.打印精度D.支撑结构设计?

8.增材制造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A.大规模生产能力B.制造简单外形零件的能力C.产品精度低D.高材料铺张?

9.以下对切片参数“支撑与模型间距-Z(mm)”解释正确的是()

A.模型左右两侧的支撑效果不好,需要调整该参数?

B.模型悬空部分未形成支撑,需要调整该参数?

C.模型左右两侧未形成支撑,需要调整该参数?

D.模型悬空部分支撑效果不好,需要调整该参数?

10.在操作增材制造设备时,为什么操作人员应穿着符合规定的防护服?()

A.为了提高工作效率B.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爱护自身安全C.为了保持设备的清洁D.为了遵守企业的着装要求?

11.确定加工挨次和工序内容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安排热处理检验其他帮助工序是的()主要工作

A.拟定工艺路线B.拟定加工工艺C.填写工艺文件D.审批工艺文件?

12.以下3D打印技术中,需要使用电子束作为能量的是()

A.SLMB.SLSC.EBMD.MLS?

13.在设计增材制造的工装、工具和模具时,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A.只考虑设计的美观性B.仅关注设备的最大尺寸C.打印精度、材料利用率和制造成本等因素D.只需要考虑材料的颜色?

14.关于尼龙玻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尼龙玻纤外观是一种黑色的粉末?

B.比起一般塑料,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所增加,热变形温度以及材料的模量有所提高,材料的收缩率减小了,但材料表面变粗糙,冲击强度降低?

C.材料应用:电子消费品、家电、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

D.不防水,不行放入洗碗机,不能回收再利用,对食品担忧全,耐热度60℃?

15.在使用抛光工具对增材制造的制件进行后处理时,应如何选择抛光介质?()

A.对全部材料都使用相同的抛光介质?

B.依据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抛光介质?

C.依据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抛光介质?

D.抛光介质的选择对最终效果影响不大?

16.LCD光固化3D打印机,需要定期检查的部件是()

A.液槽B.离型膜C.托板D.聚光透镜?

17.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哪种材质进行扫描?()

A.金属B.塑料C.木材D.全部上述材质?

18.LOM打印技术的缺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制造中空结构件时加工困难B.表面质量差,制件性能不高C.前、后处理费时费劲D.材料铺张严重且材料种类少?

19.增材制造中常用的STL文件格式用于描述模型的?()

A.颜色B.材料C.几何外形D.重量?

20.增材制造设备消灭故障时,首先应检查什么?()

A.设备的硬件是否损坏B.是否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人为故障C.更换设备的全部零件D.忽视故障,连续运行?

21.如何使报告中图片为我们期望呈现的3D视角()

A.选中项目,摆正视角,更新视点B.无需操作,自动摆正C.选中项目,更新视点,摆正视角D.屏幕截图,对比着读报告?

22.以下关于FDM工艺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使用光固化树脂逐层固化成型?

B.通过将材料逐层熔化并积累来构建物体?

C.利用电子束熔化金属粉末成型?

D.通过激光烧结粉末材料成型?

23.在选择增材制造设备型号时,以下哪项因素应被视为同等重要或更重要?()

A.设备的高级功能和特性B.设备的外观设计C.设备的稳定性和牢靠性D.设备的市场宣扬力度?

24.在评估增材制造部件的损耗时,以下哪项做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