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难点03 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子翻译(原卷版).doc
文件大小:37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7.83千字
文档摘要

重难点03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子翻译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句子,大多是课内文言文中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满分技巧】

对于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等几个方面,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对于虚词,要综合归纳课本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记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掌握具体意义;翻译文言句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加内容,抓住句子的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限时检测】

1.(2020重庆中考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________②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

③沿溯阻绝________④虽乘奔御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释】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2.(2020·遂宁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年有裘葛之遗(wei),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卒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1)用“/”给乙文划线语句断句,划两处。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

②手不释书________

③岂他人之过哉________

④以一骡二马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3.(2020·南充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