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doc
文件大小:62 K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2.6万字
文档摘要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平安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

摘要: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拟完善的分析框架。油价的波动在一定时期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但从长期来看,由于石油的政治属性,其价格波动还取决于世界能源格局当中消费国和生产国权力的消长。历史也证明,世界能源格局一直处于变动和演进之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油价长期趋势的不确定性。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平安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世界能源格局不确定性油价周期能源平安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评述

问题每讲一遍,总会有所不同。那些长久以来困惑经济学家们的问题总是存在无数个谜底。P.克鲁格曼〔2000〕曾经悲观地说,“经济学中关键的难题从不会得到重新解决,他们只会慢慢消失〞。世界能源价格及其走势恐怕是这些“关键的难题〞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

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成为政治和经济力量的通货,是国家之间力量等级体系的决定因素,甚至是成功和物质进步的一个新的筹码。获得能源成为21世纪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能源对于今日中国之意义,从来也没有如此重要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增长,国民财富大量溢出,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在未来的10年,中国还将面临巨大的供求缺口。

1.中国的能源需求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呈现增长势头。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2004〕统计,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消费需求增加的25%来自中国,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3%。由于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持乐观态度,有关机构〔EIA,2000、2004;APEC,2002、2005〕认为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按照2021年中国经济翻两番计算,届时中国能源需求将到达9.2亿吨,即使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提高一倍,仍然需要4.6亿吨,而中国的石油产量估计最多能够到达1.8-2亿吨,缺口在2.5-3亿吨〔IEA,2000〕。

2.中国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在未来二三十年呈扩大状态。自中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目前已达近40%。中国目前还不是天然气的净进口国,即使到2021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在总消费量中也仅占9%。但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7%〔IEA,2004〕。

3.2006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如表1所示〕。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07〕的统计,2006年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4%,低于2005年3.2%的增长率,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除了核电,各种燃料的消费增长都有所下降。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8.4%,继续占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以上。在全球新增能源消费当中,中国的石油和煤炭消费分别占世界消费增量的77.3%和71.7%。

表12006年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比照

全球消费增长率〔%〕

中国消费增长率〔%〕

一次能源

2.4

8.4

煤炭

4.5

8.7

石油

0.7

6.7

天然气

2.5

21.6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整理

4.世界能源价格的高涨导致中国大量国民财富溢出。根据国家信心中心测算,单纯由于涨价因素,2005年一年中国就有相当于1200亿元人民币的国民财富转移到产油国和国外石油巨头手中〔牛犁,2005〕。可以估计,近年来的能源价格暴涨使得我国国民财富净溢出到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能源平安已然成为“国之大事〞,甚至可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李侃如和戴维森〔KennethLieberthalWilliamDavidson,2006〕指出,“能源平安不再是低政治性的国内经济政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中国国家平安的高政治性问题〞。

石油是能源的核心。P.罗伯茨曾形象的描述到:“石油或许是能源太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是20世纪政治和经济学的辉煌、杰出的塑造者,并占有世界能源市场约40%的份额。〞J.S.奈那么将石油称之为“权力的源泉〞。因此,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牵动着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的神经,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平安。

经济学家对油价波动原因及预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豪特林〔Hotelling,1931)提出的可耗竭资源模型,即豪特林法那么。这一法那么说明在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