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模拟练习题与答案.docx
文件大小:33.52 K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1.07万字
文档摘要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模拟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其相关活动也必须遵循《教育法》的规定,它对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包括高等教育起到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高等教育法》是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法规,但效力低于《教育法》;《教师法》主要规范教师相关权益和职责;《学位条例》侧重于学位授予等方面。

2.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A.国家利益

B.社会公共利益

C.学校利益

D.个人利益

答案:B。高等教育具有公共属性,设立高等学校是为了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以营利为目的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质。国家利益范围较宽泛;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都不能作为设立高等学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

A.教育事业

B.学校工作

C.教学任务

D.科研工作

答案:A。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他们应忠诚于教育事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等工作中,以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使命。学校工作、教学任务、科研工作都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4.高等学校实行教师()制度。

A.聘任

B.选举

C.推荐

D.任命

答案:A。《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这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选举、推荐、任命等方式不符合当前高等学校教师管理的主要制度。

5.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

A.准予毕业

B.准予结业

C.准予肄业

D.留级

答案:A。学生满足思想品德合格且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或修满学分等条件,说明其达到了毕业要求,应准予毕业。结业通常是指学完课程但未达到毕业要求;肄业是指未完成学业中途退学等情况;留级是因成绩等原因重新学习某一年级课程。

6.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

A.捐赠

B.投资

C.合作办学

D.提供实习基地

答案:A。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赠的方式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捐赠可以为高等教育提供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投资虽然也能为高等教育带来资源,但可能涉及营利等复杂问题;合作办学是一种特定的办学模式;提供实习基地是支持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但从鼓励的一般性表述来说,捐赠更符合。

7.高等学校应当以()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A.教学

B.科研

C.人才培养

D.社会服务

答案:C。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展开的。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科研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服务也是在人才培养基础上,将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社会。

8.我国学位分为()

A.学士、硕士、博士

B.专科、本科、研究生

C.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

D.初级、中级、高级

答案:A。我国学位制度明确规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是学历层次;副学士不是我国普遍采用的学位类型;初级、中级、高级一般用于职称分类。

9.高等学校的校长由()任免。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C.举办者

D.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

答案:C。高等学校的举办者根据相关规定和程序任免校长,以确保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符合举办者的办学宗旨和要求。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宏观的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主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等事务,不负责校长任免。

10.高等学校教师取得讲师职务,应当具备()学历。

A.研究生毕业

B.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助教职务四年以上

C.大学专科毕业

D.中等师范学校毕业

答案:B。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助教职务四年以上是取得讲师职务的学历和资历要求之一。研究生毕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担任讲师,但不是唯一条件;大学专科毕业和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一般不符合讲师职务的学历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高等教育法规的作用包括()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ABCD。高等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为高等教育活动参与者指明行为方向;评价作用,可作为评价高等教育相关行为是否合法合理的标